十载风尘客,乘轺几问荒。
察眉先自苦,何日见沧桑。

诗名:《勘水灾四首》其三

卢龙云(明代)
十载风尘客,乘轺几问荒。
察眉先自苦,何日见沧桑。

诗句翻译:

  1. “十载风尘客,乘轺几问荒。”
  • 解析:十年间,作为客人四处奔波,频繁的旅行使他感到疲惫与迷茫。
  • 注释:十年,即“十载”,指卢龙云在官场上漂泊了十年;”风尘”比喻旅途的艰辛;”乘轺”指的是乘车出行;”几问荒”暗示了对当前状况的疑惑和寻求答案的需求。
  • 译文:在这漫长的十年中,我作为一个官员,四处奔波,经历了无数次的旅行,这些经历让我感到疲惫不堪,心中充满了困惑。
  1. “察眉先自苦,何日见沧桑。”
  • 解析:观察自己的面容可以反映出内心的辛酸,而这种辛酸何时能转化为国家的沧桑巨变?
  • 注释:”察眉”指的是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先自苦”意味着首先感受到的是个人的痛苦;”何日见沧桑”则表达了期待国家能够经历磨难后变得更加强大的愿望。
  • 译文:通过观察自己的面容,我能感受到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何时能转化为国家的强大呢?

赏析:

《勘水灾四首》是明代诗人卢龙云的一组诗歌作品,共四首。这组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和百姓遭受灾难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期盼。其中,《勘水灾四首其三》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一位官员面对国家水灾时的心境变化及其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希冀。

诗中的“十载风尘客”不仅描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为官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而“乘轺几问荒”更是一种隐喻,象征着尽管身居高位,但内心仍难以摆脱对国家现状的担忧。这种担忧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更是上升到了对整个国家的关怀。

“察眉先自苦”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观察到自己脸上的皱纹,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从而引发了对于国家和人民苦难的反思。这里的“苦”不仅是物理上的劳累,更深层的含义是对国家和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何日见沧桑”则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展望。虽然现在国家正经历着巨大的挑战,如水灾等自然灾害,但诗人相信,正是这些困难将促使国家走向成熟和强大。他的心声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即期盼国家能在风雨之后展现出更加坚韧和繁荣的面貌。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生活困苦,还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期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