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作屏风杂锦苔,凤笙龙管递相催。
若非缑氏山头饮,拟有仙人海上来。

诗句如下:

山作屏风杂锦苔,凤笙龙管递相催。

若非缑氏山头饮,拟有仙人海上来。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西山上聚集宴饮,山峦像屏风般叠起,上面覆盖着五彩斑斓的苔藓和锦缎。风声中传来凤笙和龙管的声音,彼此间相互催促,仿佛要催动天地之间的生机。如果不是在缑氏山上畅饮,那想象中的美景,就像仙人在海上飘荡一般,多么令人向往啊。

关键词解释:

  1. 屏风:古代室内外用来挡风遮雨以及隔断视线的物品。此处形容山峦起伏,如屏风般层层叠叠,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或装饰。
  2. 锦苔:指色彩斑斓、纹路复杂的青石板,常用作庭院或道路的铺设材料。
  3. 凤笙: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形似凤凰口哨。
  4. 龙管: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形状像龙,用竹或木头制成。
  5. 缑氏山头: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通常位于山顶或者山的一侧,这里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可能是作者心中的某个理想之地。
  6. 仙人:道教中指修炼成仙的人物,此处比喻那些超凡脱俗的人物或景象。
  7. 海上来:指从海上而来的仙人,象征着远方和神秘。

赏析:
卢楠的《西山集宴》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山水世界。首句“山作屏风杂锦苔”开篇便描绘了西山之景,如同一幅精美的屏风上绣满了五彩斑斓的图案。这不仅是对西山景观的直接描述,更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美和向往。接下来的“凤笙龙管递相催”则通过音乐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韵味和深意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