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郎斗百草,几度歉侬家。
岂谓春多让,郎心不在花。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二
与郎斗百草,几度歉侬家。
岂谓春多让,郎心不在花。
注释:
- 《子夜四时歌八首·其二》是明朝黄佐的诗作。此诗描绘了作者与情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两人之间的爱恨交织,以及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与不舍。
- “霏霏陌上烟,漠漠林中雨”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蒙蒙细雨中的小路和林间的树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朦胧的氛围。
- “桐叶初满枝,何时见梧子”则描绘了诗人在雨中行走的情景,抬头望去,只见满枝的桐叶和尚未成熟的梧桐果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 “千家好月先秋满,一树新蝉向客吟”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象,明亮的月光洒满千家万户,树上的新蝉欢快地鸣叫,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 “欲对高空望关塞,雁行秋思正相侵”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关隘和大雁飞翔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牵挂和担忧。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将诗人与情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霏霏陌上烟,漠漠林中雨”营造出了一个静谧而朦胧的氛围;“桐叶初满枝,何时见梧子”则通过观察细节来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慨。此外,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具有美感,还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内涵。
这首诗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面对爱情时,他既渴望与情人共度美好时光,又担心这种关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因此,在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离别和相思的无奈与哀怨。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深刻,也使得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子夜四时歌八首·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波动、细腻描写和深刻思考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爱情和人生的复杂感受。无论是对情人的思念还是对未来的忧虑,都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值得反复品味和深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