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安辞寓舍,靖节命归轺。
迹岂沦三国,时非落六朝。
陶家原属午,汉地尚名辽。
他日修纲目,吾将直笔标。

【注释】

幼安:指李幼安。幼安,本名李师中,字幼安。寓舍:寓所。靖节:陶渊明的号,陶潜。归轺:古代一种轻便的车,供使者乘坐。迹岂沦三国:足迹岂能沦没于三国纷争?时非落六朝:时局不是衰落的六朝。六朝:即东晋、宋、齐、梁、陈五朝,是南北分裂时期南方的政局。陶家原属午,汉地尚名辽:陶氏家族原本属于午时,汉代地域仍然叫辽东。

他日:他日,指来日。修纲目:修订《纲目》。纲目:指《资治通鉴》。直笔标:直书其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李师中(幼安)写的悼词。李师中在金兵入临洮时,弃官携妻子逃至蜀地,后被追回杀死。诗人对此深表同情,作此诗以悼念他。

开头四句点题,说幼安辞别他的寓所,陶渊明命还他的轺车。这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赞颂。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文人,曾隐居于庐山脚下的田园之中,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晚年辞官,回归故里。幼安,就是李师中,他也是北宋末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曾因主张抗金而得罪朝廷,被贬谪到岭南。

“迹岂沦三国”,意思是说幼安的足迹岂能沦没于三国纷争的时代呢?“时非落六朝”,意思是说时局不是衰落的六朝。六朝,指东晋、宋朝、南齐、梁、陈五朝。六朝时期,政治腐朽,社会动荡,国势衰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这样的时代,幼安却能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为金人所用。

“陶家原属午,汉地尚名辽”,是说陶家原本属于午,汉代的疆域名称还是辽。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诗人,曾任彭泽县令等职,后辞官归隐,躬耕田园,是著名的田园派诗人。这里暗含着对幼安有陶渊明一样清高品格的赞赏之情。

最后两句:“他日修纲目,吾将直笔标。”是说今后要重修《资治通鉴》,我要用直书来标榜它。这是对幼安的赞美。

幼安辞别寓所、陶渊明命还轺车,这两件事都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叙。但诗人通过记叙事件,表达了对幼安和陶渊明这样两个伟大人物的崇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