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少殊色,我辈如佳人。
伤春苦相念,慰藉惟保身。
自从过子门,相留坐明月。
得句如折花,簪花为梳发。
犹恐外人看,不似初离别。
离别几何时,春风吹柳枝。
新月照客床,不作苏台期。
前日有客来,言子涉江水。
敢望不敢信,吹箫待吴市。
昨夜有客还,送子酒一石。
寄酒不寄书,结言在畴昔。
碧水自悠悠,照花花不流。
还来与子期,作赋同悲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七十五字,可分为三节。第一节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徐巨源的友情,以及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第二章节则描绘了他们在明月下相留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第三章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诗中的“可怜少殊色”,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独特魅力的赞美。接着,“我辈如佳人”进一步强调了朋友的独特之处,使得诗人感到自己与之相比显得平凡无奇。然后,“伤春苦相念”,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不仅仅是因为朋友的离去,更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在第三章诗中,“自从过子门”到“新月照客床”,诗人详细描绘了他们在明月下相留的情景。这一章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同时,“不作苏台期”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在旅途中平安顺利。

第四章诗中,“前日有客来”,描绘了诗人收到客人来访的消息,这让他感到十分惊喜。然而,当他得知客人即将涉江而去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舍。这种情感在他的话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敢望不敢信。”

第五章诗中,“昨夜有客还”,描绘了诗人再次收到客人的消息,这次是客人带回来一石酒作为礼物。这一章诗不仅展示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第七章诗中,“寄酒不寄书,结言在畴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他希望将这份友情长久地保存下来。而“碧水自悠悠,照花花不流”,则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如同流水般永不消逝。

第八章诗中,“还来与子期,作赋同悲秋”,描绘了朋友再次来访的情景,他们共同创作诗歌,以表达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对友情的深切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