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水尽功德,至性通儒禅。
吾师起缝掖,爰莳金台莲。
道器无秘现,形神彻人天。
好生以为意,净域归自然。
遗骸等硕果,大教恒薪传。
塔宇肃日光,堂寮结炉烟。
请观花藏台,渺渺须弥边。
复有护生城,毛羽咸洁鲜。
无乃皆像教,参契即重玄。
松房万木蔽,竹径祥云联。
如何桑椹宫,鼎鼎徒攲偏。
吾将以报师,儒服不为膻。

【注释】

璧水:指代佛经。

功德:修行者行善积德,为众生造福。

至性:指本性。

起缝掖:起用贤能。

莳:种植。金台莲:指莲花。

道器:指佛教的教义与方法。

无秘现:没有隐秘之处。

形神彻人天:形神俱灭后,灵魂升入天堂。

好生:佛教主张慈悲为怀。以不杀生,保护生命为根本宗旨。

净域:清静之地。归自然:归于大自然。

遗骸:死者的尸骨。硕果:大的果实。比喻成就或结果。大教:伟大的宗教。恒:永远。薪传:火种相传。

塔宇:塔上的屋檐。肃然:庄严而严肃的样子。日光:阳光。

堂寮:堂屋旁边小屋。炉烟:烧香的烟雾。

观花藏台:观察花的台子。须弥:古印度地名。

护生城:指佛教中提倡慈悲,护持众生的城池。毛羽咸洁鲜:所有生灵都洁净鲜丽。

无乃:莫非。像教:佛教教义。参契:参悟。即重玄:达到深奥玄妙的境界。

松房万木蔽:松树间万木葱茏遮蔽了房屋。祥云联:吉祥的云雾缠绕相连。

如何:怎样。桑椹宫:古代帝王祭拜先祖的地方。鼎鼎:高大。欹偏:倾斜不正。

儒服不为膻:身穿儒者的服装,不会沾染世俗的气味。

【赏析】

《入云栖山中礼莲池大师塔作》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是作者在一次游历途中,看到莲池寺的塔后有感而作的。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第一,二句,写佛门的清净和禅学的道理,强调修行者要积德行善,心地要如佛般清净,并且要通晓儒家的禅理。

第三,四句,写佛门的师傅们都是品德高尚的人,他们栽培的莲花也是纯洁无暇,并且能够超脱尘世,进入天堂。

第五,六句,写佛教的教义和方法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的,而且它们会深入人们的心灵深处,甚至影响到整个宇宙。

第七,八句,写莲池寺的塔上有着庄严的阳光照耀,周围环境十分优美,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九,十句,写莲池寺的建筑非常雄伟,而且香烟袅袅,似乎有一股神圣的力量在空气中弥漫。

第十一,十二句,写莲池寺中的莲花盛开得非常美丽,好像一座巨大的花园一样。

第十三,十四句,写莲池寺中的僧人都是善良而纯洁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显得非常高雅。

第十五,十六句,写莲池寺中的和尚们虽然穿着朴素的衣服,但他们的心却是善良的,不会受到世俗的影响。

写自己虽然穿僧衣,但并不因此而沾满世俗的气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