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齐事理,凡心交信疑。
四大示所聚,天人显卢师。
顽仙既远遁,毒龙亦恒依。
作用有显秘,知量无参差。
后起仰高踪,途辙何合离。
法兴金固城,旨沛汤浚池。
嗟予蹑形影,淑问启新知。
兹来仰堂构,摄心睹威仪。
馀磬入松风,高钟旋翠微。
廊棂窈窕转,塔槛玲珑施。
香烟界溪流,灯月藏山辉。
晦息意乍定,梵声发尝期。
共叹中兴功,俯礼无异祠。

我们将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大教齐事理,凡心交信疑。
  • 注释:在宏大的教育中,我们遵循事理,而我们的凡人之心常常充满疑惑。
  •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教育和修行的崇高追求,以及面对真理时内心的波动和困惑。
  1. 四大示所聚,天人显卢师。
  • 注释: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展示了它们的聚集,而天人则突显出卢师的形象。
  • 赏析:这里通过“四大”和“天人”两个概念,暗示了修行者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的过程,同时强调了卢师在修行者心中的崇高地位。
  1. 顽仙既远遁,毒龙亦恒依。
  • 注释:顽固的仙人已经远离,而有毒的龙也始终依赖。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修行者面对世俗诱惑和困难时的坚持与执着,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强大和坚韧。
  1. 作用有显秘,知量无参差。
  • 注释: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智慧也是深不可测的,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者的智慧和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对于修行的敬畏和谦逊。
  1. 后起仰高踪,途辙何合离。
  • 注释:后来的修行者仰望着高超的踪迹,他们的道路是如何分开的呢?
  •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前辈修行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引发了对个人修行道路的思考和反思。
  1. 法兴金固城,旨沛汤浚池。
  • 注释:法门兴盛,如同坚固的城池,教义丰富,如同深挖的水渠。
  • 赏析: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行者在佛法上的深厚积累和广泛传播。
  1. 嗟予蹑形影,淑问启新知。
  • 注释:我踏着形影,向淑女求教,开启了新的智慧。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在求道过程中的谦逊和渴望学习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修行者在求知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
  1. 兹来仰堂构,摄心睹威仪。
  • 注释:我来此仰视庙堂建筑,心灵为之震撼。
  • 赏析:此处通过描写修行者对庙堂建筑的敬仰,表达了修行者对于宗教圣地的虔诚和崇敬之情。
  1. 馀磬入松风,高钟旋翠微。
  • 注释:余音悠扬,如松风入耳,高钟声绕翠微。
  • 赏析:这句诗以优美的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修行者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1. 廊棂窈窕转,塔槛玲珑施。
  • 注释:走廊曲折,栏杆玲珑剔透。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建筑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寺庙建筑的独特韵味和精致之美。
  1. 香烟界溪流,灯月藏山辉。
  • 注释:香烟弥漫于溪流两岸,灯火映照着山峦的光辉。
  • 赏析:这句诗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修行者心灵的宁静与纯净。
  1. 晦息意乍定,梵声发尝期。
  • 注释:心境逐渐安定,梵呗声时而响起。
  • 赏析:这句话通过描述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和对佛法的信仰。
  1. 共叹中兴功,俯礼无异祠。
  • 注释:共同感叹中兴之功,恭敬地礼拜如同其他祠堂。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佛教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尊重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修行者对于自身修行道路的坚定和自信。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建筑、自然景观和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它不仅是对古代佛教文化的赞美,也是对修行者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践佛教教义的一种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