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烜赫,凌烟嵯峨。
瞻望孔迩,道阻且颇。
螭蟠欤泥沙,凤栖欤丘阿。
玉非卞氏,岂殊土苴。
骥无伯乐,谁与增价。
得意欤公衙,失意欤衡窝。
是故长途走遍,乔木返下。
把油幢设棹,神图休罢。
归旧清嘉,慰了波踏。
但存吾道,尤在盈科。
修其天爵,万事从他。
朱门绣户谩繁华,不似幽栖雅。
向此太平,争些闲暇。
任教藏舍,学取东山谢。
卜居细阅,考槃频课,兴满长原旷野。
乐天安土何虑忧,作个人间无事者。
弹冠拂袖,荷插携家。
移来西蜀子云居,借得太安坪一所。
刬除荆棘著屠苏,编竹为扉砖为座。
数椽如丹垩不胜,朽木粪墙堪圬也。
惟我独相宜,众人处之皆不可。
尘羁摆脱,樊笼撞破,散诞无牵挂。
喧哗绝去,风波全躲。
向烟岚笑傲,任世事蹉跎。
澹茶澹饭澹交游,无是无非无嗔唾。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在衡窝吟咏时的心境和感受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行的解释:
- “金台烜赫,凌烟嵯峨”:描述了金台的辉煌和凌烟台的险峻。
- “瞻望孔迩,道阻且颇”: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以及道路的艰难。
- “螭蟠欤泥沙,凤栖欤丘阿”:暗示了龙蛇盘踞于泥沙之中,凤凰栖息于丘阿之间。
- “玉非卞氏,岂殊土苴”:表示玉石并非卞和氏所有,同样不比土块更珍贵。
- “骥无伯乐,谁与增价”:意指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来发现它的价值,那么谁能给它增加价值呢?
- “得意欤公衙,失意欤衡窝”:描述了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心情变化。
- “是故长途走遍,乔木返下”:意味着无论走到哪里,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 “把油幢设棹,神图休罢”:表达了放下世俗的欲望,回归自然的意愿。
- “归旧清嘉,慰了波踏”:表示回到了故乡,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 “但存吾道,尤在盈科”:强调了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放弃。
- “修其天爵,万事从他”:表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其他的事情就顺其自然吧。
- “朱门绣户谩繁华,不似幽栖雅”:比喻那些外表华丽却内心空虚的生活不如隐居生活来得高雅。
- “向此太平,争些闲暇”:表达了在这个和平的时代里,人们应该享受悠闲的时光。
- “任教藏舍,学取东山谢”:表示即使是在隐居生活中,也可以效仿东晋名士陶渊明那样潇洒自在。
- “卜居细阅,考槃频课,兴满长原旷野”:描述了诗人在选择居住地时深思熟虑的过程,以及他在长原旷野中的惬意生活。
- “乐天安土何虑忧,作个人间无事者”:表达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 “弹冠拂袖,荷插携家”:描绘了诗人准备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的从容不迫。
- “移来西蜀子云居,借得太安坪一所”:表示诗人得到了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西蜀子云居。
- “刬除荆棘著屠苏,编竹为扉砖为座”:描述了隐居环境的简朴和舒适。
- “数椽如丹垩不胜,朽木粪墙堪圬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
- “惟我独相宜,众人处之皆不可”:表示只有自己能够适应这样的生活,其他人则做不到。
- “尘羁摆脱,樊笼撞破,散诞无牵挂”:描述了诗人摆脱了世俗的羁绊,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 “喧哗绝去,风波全躲”:表示远离了喧嚣和纷争的环境。
- “向烟岚笑傲,任世事蹉跎”:意味着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 “澹茶澹饭澹交游,无是无非无嗔唾”: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