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前烟袅袅,五柳庄上多莺鸟。
金衣何处远飞来,睍睆一声江岸晓。
我有春愁似海深,揽衣搔首倚蓬吟。
去年故乡听莺早,今日听莺涉远道。
莺声还与故乡同,客况何如故乡好。
故乡有亲老在堂,星星两鬓飞秋霜。
故乡有弟多如簇,竹马红颜美如玉。
一度听莺一度悲,但愿年年无别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下面是对每句的逐句释义:

  1. 彭泽县前烟袅袅,五柳庄上多莺鸟。
  • “彭泽县前”指的是中国江西省的彭泽县,这里可能是诗人的故乡。
  • “烟袅袅”形容烟雾缭绕的景象。
  • “五柳庄上”可能是指一个村庄或者是一个地名,这里用来指代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 “莺鸟”指的是黄莺或其他小鸟。
  1. 金衣何处远飞来,睍睆一声江岸晓。
  • “金衣”这里比喻鸟儿的羽毛颜色鲜艳如金。
  • “远飞来”表示鸟儿从远处飞来。
  • “睍睆”是形容声音柔和悦耳的样子。
  • “一声”和”江岸晓”描绘了鸟儿在清晨的声音和位置。
  1. 我有春愁似海深,揽衣搔首倚蓬吟。
  • “春愁”指因春天到来而引发的忧愁。
  • “似海深”强调了忧愁的深沉。
  • “揽衣”表示整理衣服。
  • “搔首”是一种用手挠头的动作,通常表示烦恼、不安或思考。
  • “倚蓬吟”指的是靠在芦苇中吟唱。
  1. 去年故乡听莺早,今日听莺涉远道。
  • “去年”指的是过去的一年。
  • “故乡”指的是诗人的家乡。
  • “听莺早”意味着去年这个时候,诗人能够早早地听到黄莺的叫声。
  • “今日”指的是现在的日期。
  • “听莺涉远道”表示现在因为旅行的原因无法听到黄莺的叫声。
  1. 莺声还与故乡同,客况何如故乡好。
  • “莺声”指的是黄莺的鸣叫声。
  • “还与故乡同”表示现在的莺声仍然与故乡的莺声相似。
  • “客况”指的是诗人的旅行情况或处境。
  • “何如故乡好”是在比较两地的情况,问自己客居他乡的感受是否比家乡更好。
  1. 故乡有亲老在堂,星星两鬓飞秋霜。
  • “有亲在堂”表示家中有亲人。
  • “星星两鬓飞秋霜”用来形容时间流逝,岁月带来的变化,两鬓(即两侧太阳穴的头发)逐渐变白。
  1. 故乡有弟多如簇,竹马红颜美如玉。
  • “有弟”表示家中有弟弟。
  • “多如簇”形容弟弟们数量众多。
  • “竹马红颜”可能是指童年时期的玩伴或兄弟之间的玩乐场景,以及他们当时的青春美貌。
  1. 一度听莺一度悲,但愿年年无别离。
  • “一度”表示一次或每一次。
  • “悲”在这里表达了悲伤的情感。
  • “但愿年年无别离”是说希望每年都能避免离别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观察春天的景致和感受季节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黄莺叫声的描述和对家人状况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状态的哀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