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茅屋楚江皋,遗庙丹青俯碧涛。
惆怅独醒人已远,空馀哀怨寄离骚。
诗句原文:
几家茅屋楚江皋,遗庙丹青俯碧涛。
惆怅独醒人已远,空馀哀怨寄离骚。
翻译解释:
几家简陋的茅草屋坐落在楚江之畔,古老的祠堂前,丹青画作映照着碧波荡漾的江水。
我独自清醒的人已经远去,只剩下哀怨之情寄托在《离骚》中。
关键词注释:
- “几家茅屋”:描述了诗人所见的简朴住所和所处的环境。
- “楚江皋”:指代地理位置,楚江,古代长江之一,皋,即山丘或高地。
- “遗庙丹青”:指的是祠堂前的画像,丹青为古代绘画常用之色。
- “碧涛”:形容江水波涛汹涌,颜色如翡翠般翠绿。
- “独醒人已远”:指那些曾经清醒、明智的人已经离开,留下诗人感到孤独。
- “哀怨寄离骚”: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中著名的长诗,这里诗人将个人的哀怨之情寄托于屈原的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楚江边的几户人家及其祠堂,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画面。诗人通过使用“几家茅屋”和“遗庙丹青”这样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古朴宁静的地理环境,为读者呈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感。然而,这种宁静背后隐藏着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更替的深深感慨。特别是“独醒人已远”一句,揭示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时代的变迁,以及他对于历史人物的怀念。最后,通过将个人的情感寄托在《离骚》中,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哀怨,也展示了自己对经典文学的敬仰和借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