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唐去世久,缅然伤吾情。
营营当途子,所徇利与名。
乔松历千载,蜉蝣无久生。
念此修短殊,徒令心骨惊。
有酒且斟酌,驱驰竟何成。

羲唐去世久,缅然伤吾情。

羲唐即陶渊明,他于公元405年逝世。“羲唐”即指陶渊明。

营营当途子,所徇利与名。

营营,忙碌貌。当途,仕途之路。徇,追求;追逐。名,名声、地位。

乔松历千载,蜉蝣无久生。

乔松:高大的松树,比喻志向远大的人。蜉蝣:一种寿命极短的虫,喻人生命短暂。

念此修短殊,徒令心骨惊。

修短:生命的长短。殊:不同。

有酒且斟酌,驱驰竟何成。

斟酌:斟酒,比喻深思熟虑或慎重从事。驱驰:奔走操劳。

赏析:陶渊明(约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字元亮,或云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末期至刘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仕宦人家。曾祖孟敏、祖父孟熙、父孟武仲都是东晋的官员。但由于当时的政治腐败和黑暗,加之家境变故,使他从小就产生了厌弃世俗、向往自由、回归自然的思想。

陶渊明一生做过数次地方小官,但都不长久。晚年后隐居乡间,过着田园生活,并作了一些田园诗,如《归园田居》。他的诗大多描写农村景物及农民的生活,以表现对污浊世事的憎恶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思想。他的一些田园诗篇,清新质朴,生动传神,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诗首句点出诗人因陶渊明去世而感到伤感。次句写陶渊明的品格,他追求的是名利还是道德?诗人没有明确表态,但读者可以感受到陶渊明是个追求道德的人。第三句写陶渊明的志向,他追求名利吗?诗人同样没有回答,但从“历千载”一词中可以体会到陶渊明的志向是多么地高远。第四句写陶渊明的感慨,“蜉蝣”是古代传说中的虫,它只能活几天就死,所以用来比喻人生短暂。第五句写诗人的感慨。陶渊明虽然追求名利,但他最终并没有得到名利,反而被贬为彭泽县令时又辞官而去,最后只身归隐了田园。诗人对此感到十分震惊和惋惜,于是发出了“有酒且斟酌,驱驰竟何成”这样的慨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