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岭何绵亘,孤根下杳冥。
云光荡鸟背,水气杂龙腥。
蜀道攒为阁,庐山叠作屏。
定知人静后,风雨语精灵。
【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庐山景色的七言律诗。第一句写“兹岭何绵亘”,即“兹岭多么高峻绵延”。第二句“孤根下杳冥”是说只有这株大树孤零零地矗立在下面,看不到它的根部,只能看见它那苍茫的树冠。第三句“云光荡鸟背”是说云雾缭绕着鸟儿的背部。第四句“水气杂龙腥”是说水汽蒸腾,带着一股腥气。第五、六两句写“攒为阁,叠作屏”,是说山峦重重叠叠地耸立起来,像一座座的楼阁;庐山上林木茂盛,郁郁葱葱,如同屏风。第七、八句写“定知人静后,风雨语精灵”,意思是:我一定知道,当人声静寂之后,就会有风雨来与精灵们交流。
【答案】
弹子矶
①兹岭何绵亘,②孤根下杳冥。③云光荡鸟背④水气杂龙腥。⑤蜀道攒为阁⑥庐山叠作屏⑦定知人静后⑧风雨语精灵。
赏析:
首联写庐山的峰峦起伏连绵不断,直插云霄,而诗人自己则孤独地站在山顶之上,看不见他的树根所在。
颔联从侧面描写了庐山的雄伟。诗人用“荡”“杂”两个字,写出了庐山云雾缥缈变幻、气势磅礴的景象,也写出了诗人面对庐山之奇伟,内心激动的感情。
颈联由上联的奇伟,转向写庐山的幽静。这里,诗人用“攒”“叠”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庐山山势的层叠和错落,同时也写出山势的险恶,让人感到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
尾联写雨后的庐山。诗人想象到雨过天晴之后,云雾散去、阳光普照的时候,那些山林中的精灵就会欢欣鼓舞,互相讲述着昨夜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这里的“定知”二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