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河梁日,梅花欲满枝。
他时逢驿使,寄尔一相思。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前两联写别时情景,后两联抒离别相思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

伏波桥:汉初名将马援曾在长沙郡驻军屯田,因功被封为伏波将军,后人在长沙建有伏波庙,故称伏波桥。河梁:桥梁,指渡口。

梅花欲满枝:即“梅枝欲满”。梅花盛开,枝叶繁茂。

驿使:古代传递文书的人,也泛指使者。他时:将来。寄尔一相思:请你替我寄去一封思念的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首句写别时情景。“携手”点明两人相偕同去,“河梁”点明地点是渡口的桥梁,“日”字暗含了时间。“梅花欲满枝”一句,既写出了当时的季节,又烘托了气氛。“欲”字写出了梅花盛开、枝头花团锦簇的情景;“满”字写出了花开茂盛,枝头花团锦簇的情状。这两句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虚实结合,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送别之时的景物和气氛。

第二联写别时情景。“他时”点明未来,“逢驿使”点明送别的地点,“寄尔一相思”点明目的,即请驿使带去对友人的思念。

第三联直抒胸臆,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他时”,将来;“逢驿使”是指朋友要远行,所以希望他能捎带书信;“寄尔一相思”则是希望朋友能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带给远方的亲人。

第四句用典,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典出《汉书·苏武传》:“天子召武,武称病,闭室发书,取匈奴所赠遗窦皇后帛书视之,泣不成声。诏武以就国,诏赐武酒一杯、肉十斤,归国,乃拜为典属国。”苏武在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终不屈,终于获得自由回到汉朝。后来,苏武被任为典属国,负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这里用典表明自己虽不能与友人共事,但愿像苏武那样,为国家效力。

尾联直接抒情。“相思”,指思念之情。

诗歌描写的是在别离之际,诗人与友人相互嘱托、互表心意的场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