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疏子贱子,千载一单父。
斯民不忍欺,厥治登太古。
问渠何所修,得贤以自辅。
谈笑黄虞间,岂复问齐鲁。
孔铎本夙闻,舜弦时一鼓。
赤子尔何知,所欲在慈母。
吾施既春阳,物化若时雨。
至今梧桐枝,金徽照寰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解释:
诗句解释
- 携琴缅古: 携带着琴,怀念古代。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音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 疏疏子贱子,千载一单父: 稀疏稀疏地排列的子贱之子,千年难得一见的一位贤人。这里的“疏疏”形容琴声飘渺而深远,“单父”可能是指孔子,也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贤人。这两句可能是在赞美那些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伟大人物。
- 斯民不忍欺,厥治登太古: 这些百姓不忍心欺骗他们,治理达到了太古时代的状态。这里的“太古”可能是对理想社会的描绘,强调了治理的智慧和公正。
- 问渠何所修,得贤以自辅: 询问它如何修身养性,得到贤人来辅佐自己。这里的“问渠何所修”可能是在反思自己的修身之道,而“得贤以自辅”则是在寻求贤人的帮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 谈笑黄虞间,岂复问齐鲁: 谈论笑语如同黄帝虞舜之间,哪里还需要再去询问齐鲁(指齐国和鲁国)的政事?这里的“黄虞”可能是指黄帝和舜帝,而“齐鲁”则是指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再关心世俗的纷扰。
- 孔铎本夙闻,舜弦时一鼓: 孔子的教化原本就早已闻名,舜帝的琴声时常响起。这里的“孔铎”可能是指孔子的教化,而“舜弦时一鼓”则是指在舜帝时代,琴声常常响起。这两句可能是在赞美孔子和舜帝的伟大贡献。
- 赤子尔何知,所欲在慈母: 小孩子你怎么会知道呢,你所想要的只是慈爱的母爱。这里的“赤子”可能是指纯真的婴儿,而“慈母”则是指母亲。这两句可能是在强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 吾施既春阳,物化若时雨: 我给予的恩惠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和煦,万物都得到了滋润和成长。这里的“施”可能是指恩惠或施政,“物化”可能是指万物的生长变化。这两句可能是在赞美恩惠和施政带来的积极影响。
- 至今梧桐枝,金徽照寰宇: 直到今天,那梧桐树的枝叶依旧挺拔,金质的琴徽照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这里的“梧桐枝”可能是指高大的树木,而“金徽”则是指琴徽上镶嵌的金子。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梧桐树的美丽和琴徽的辉煌。
译文
我携带着琴,怀念古代;稀疏稀疏地排列的子贱之子,千年难得一见的一位贤人。这些百姓不忍心欺骗他们,治理达到了太古的时代。你询问它如何修身养性,得到贤人来辅佐自己。谈论笑语如同黄帝、虞舜之间,哪里还需要再去询问齐鲁的政事?孔子的教化原本就早已闻名,舜帝的琴声时常响起。小孩子你怎么会知道呢,你所想要的只是慈爱的母爱。我给予的恩惠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和煦,万物都得到了滋润和成长。直到今天,那梧桐树的枝叶依旧挺拔,金质的琴徽照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历史情怀的诗篇,诗人通过对古代贤人和仁政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社会治理的追求和向往。同时,通过对比古今的变化,诗人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变迁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通过对古代贤人和仁政的描述,展现了对美好社会治理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变迁以及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