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住高僧在天目,赋得梅花鬼神服。
至今诗句流人间,探幽讨赜无时闲。
能画才人汤叔雅,又把花神重摹写。
梅花本是无心物,刚被渠侬衒真假。
画中之花无四时,壁间一见尤清奇。
忽惊一月阴山雪,莫与西湖处士知。
罗浮山中雪三尺,梅花倒垂龙尾枝。
高人一见动清兴,精神入笔珠陆离。
明窗展玩当晴曦,宛疑四壁生凉飔。
羡君博雅好古谈,能使朽腐为神奇。
【注释】
幻住高僧:指唐代诗人贾岛,他住在浙江天目山(在今浙江省临安市境内)一带时。幻:虚妄不实。
赋得梅花:即题咏梅花的诗。赋得,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鬼神服:指神仙。服,通“覆”。
流人间:流传于人间。
探幽讨赜(zé):探究事物深奥的道理,寻求其奥秘。赜,深奥难解。
才人:有才华的人。
汤叔雅:即汤元鼎,唐代书法家、画家,号画堂先生。
花神:指梅花的化身或象征。
无心物:无心之物,意谓非有心造作,自然生成。
衒真假:炫耀真假。
四时:四季。
清奇:清新奇特。
阴山雪:指北方的雪景。
西湖处士:指北宋著名诗人林逋,他在杭州西湖孤山结庐隐居。
罗浮山中:指南宋时期隐士林逋曾隐居于浙江罗浮山中。
龙尾枝:指梅花的枝条似龙尾。
清兴:指高雅的情趣。
珠陆离:形容墨色光泽如珠,线条如陆离之火,形容墨迹斑斓。
凉飔(shuī):凉爽的风。
生凉飔:犹言生凉意。
羡君:佩服你。博雅:学识广博。好古谈:爱好谈论古代的典籍和文物。
朽腐:指腐朽的事物。
神奇:神奇的变化。
【赏析】
此诗为题咏画梅之作。贾岛在浙江天目山居住期间,与汤元鼎等名士交往甚密,彼此切磋诗词书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据《宣和书谱》记载,当时有所谓“三绝”之说:“贾岛为诗,张为字,徐铉为书”,而“三绝”之中尤以诗著称。这首诗就是贾岛的一首题梅词,写他观赏汤元鼎所画梅花,赞叹不已,为之题咏并作序跋。全诗以赞赏汤元鼎的画梅为主旨,通过描绘梅花的自然美和画家的高超技艺,赞美了艺术的魅力。
第一句点明地点和时间。幻住高僧指唐代诗人贾岛,他在天目山居住期间,与汤元鼎等名士交往甚密,彼此切磋诗词书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赋得梅花则是题咏梅花的诗。
第二句赞扬梅花的品格与神韵。鬼神服,指神仙;梅花本是无心物,刚被渠侬(你)衒真假(炫耀)。这两句赞颂梅花不饰雕琢、不求功名,却能展现出超凡脱俗的神韵,如同神仙一般,令人敬仰。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梅花的美。画中之花无四时,壁间一见尤清奇。这两句话表达了画家汤元鼎对梅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梅花并非四季常青,但在画家笔下却能展现出清新独特的韵味,令人陶醉不已。同时,他也深知梅花的品格,因此能在画中体现出其高洁、坚韧的精神。
第四句感叹月夜下的梅雪之美。忽惊一月阴山雪,莫与西湖处士知。这里用“忽惊”二字来形容作者对于眼前景象的感受,仿佛突然之间被惊喜地发现;而“莫与西湖处士知”则表达了他对这种美景的独特见解,认为它远胜于西湖的雪景,甚至超过了那位隐居西湖的处士林逋。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又体现了他对于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和独特品味。
第五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态特征。罗浮山中雪三尺,梅花倒垂龙尾枝。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雪中的梅花图景,展现了梅花在冰雪世界中傲然挺立的姿态和优美动人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画家汤元鼎对于梅花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感情。
第六句称赞画家的高超技艺。高人一见动清兴,精神入笔珠陆离。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画家汤元鼎绘画技艺的高度赞扬。他认为画家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才华和技艺,更在于他能够将梅花的神韵和美感融入画作之中,使之成为一幅具有生命活力的作品。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和追求。
最后两句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明窗展玩当晴曦,宛疑四壁生凉飔(sī)。这里用“展玩”一词来形容欣赏画作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画家汤元鼎的匠心独运和高超技艺;而“宛疑四壁生凉飔”则形象地描绘了画作给人带来的清凉感觉和美妙意境。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于画作的喜爱和欣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总之,这首诗通过对画家汤元鼎的绘画技艺和梅花之美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