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雨后花蒙茸,离筵一曲情正浓。
冰丝戛桐泣孤凤,流徵激楚随飞龙。
悠悠车马秦淮道,多少残红委芳草。
行人觐省须早归,君亲恩义难两违。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江城的雨后,花枝蒙茸,宴会结束后情意正浓。

冰丝戛桐声凄切,仿佛有孤凤悲鸣,流韵激越如同随飞龙。

车马悠悠行至秦淮河边,满地的残红委于芳草。

行人要觐见皇帝早归家,君恩义重难以两全。

注释解释如下:

  • 花底杂歌:在花朵之下唱歌的诗。
  • 江城雨后花蒙茸:描述江城(今南京市)在雨后,花儿显得非常繁密且湿润。
  • 离筵一曲情正浓:形容宴会即将结束,人们依依不舍。
  • 冰丝戛桐泣孤凤:描述用冰丝敲击梧桐树,发出的声音像是孤独的凤凰哭泣。
  • 流徵激楚随飞龙:描述音乐的节奏激昂,如同楚国的音乐随着飞龙的飞舞而响起。
  • 悠悠车马秦淮道:形容车马行驶在秦淮河的道路上,道路漫长且悠远。
  • 多少残红委芳草:形容道路上落满了红色的花瓣,覆盖在绿色的草地上。
  • 行人觐省须早归:指诗人需要提前回家觐见皇帝或拜访亲戚。
  • 君亲恩义难两违:表示对君王和亲人的恩义很难同时兼顾,表达了一种忠诚与无奈的矛盾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歌。首句“江城雨后花蒙茸”描绘了江城市在雨后的景色,花朵繁密且湿润,为后面的离别情景做铺垫。第二句“离筵一曲情正浓”则描述了宴会结束后人们依依不舍的情感。第三、四句“冰丝戛桐泣孤凤,流徵激楚随飞龙”通过使用意象“冰丝”、“孤凤”、“流征”等,表现了音乐的激昂与悲伤,以及音乐与自然景象的交融。第五、六句“悠悠车马秦淮道,多少残红委芳草”进一步扩展了离别的场景,强调了路途的漫长和风景的美丽。最后两句“行人觐省须早归,君亲恩义难两违”表达了诗人对君亲恩义的珍视和对自己职责的认识,以及无法兼顾两者的无奈感。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责任的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