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矗峰峦过雨新,暖风吹绿半溪蘋。
从来不识尘劳事,输与船头弄笛人。
注释:横笛图为卢宏景题
高耸的山峰在雨后显得更加挺拔,温暖的春风吹绿了半溪的浮萍。
我从来不认识世间的尘世烦忧,却把烦恼都输给了船头吹笛的人。
赏析:
首句“矗矗峰峦过雨新”,描绘了一幅雨后山峦苍翠的景象,峰峦挺拔、青翠欲滴,仿佛经过雨水的洗礼,显得更加清新脱俗。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峦比作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用“过雨新”形容其清新、生机勃勃的状态,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雨后山峦的美丽画面。
第二句“暖风吹绿半溪苹”,则转向描写溪边的景色,春风轻拂,吹绿了半溪的浮萍。这里的“半溪苹”指的是溪水中漂浮着的浮萍,被春风一吹,似乎也被染上了绿色,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同时,“绿”字也与首句中的“峰峦过雨新”相呼应,形成了一种自然之美的和谐统一。
第三句“从来不识尘劳事”,则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他从未真正接触过人间的纷扰和烦恼,所以对于“尘劳事”(指尘世的纷争和劳累)并不了解。这里的“从来”,强调了他对这些琐事的陌生和无知,表现出诗人对尘世生活的超然态度。而“输与船头弄笛人”,则是指那些在船上吹笛的人,他们虽然生活在尘世之中,但也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忘却世俗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超然态度。他既没有沾染世俗的纷扰,也没有被尘世所束缚,而是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享受自然之美。这种心态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上,也体现在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