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鞭山走六丁,巨灵持斧下青冥。
双峰岌嶪窥沧海,返照微茫绕翠屏。
图画向谁开晚障,乾坤留此结茅亭。
幽人日暮频回首,为尔孤高一勒名。

【注释】

劈山:指泰山。

秦帝:秦始皇。鞭(piān)山:以鞭子击打山。

六丁:传说中的一种神,掌管开山。

巨灵:传说中的巨人名。持斧:手持斧头。下青冥:向下斩进。青冥,天空。

双峰:两山。岌嶪(jíkè):高峻的样子。窥沧海:看海。返照:夕阳的余晖。微茫:隐约。绕翠屏:环绕着绿色的屏障。绿屏,绿色的屏风。

图画向谁开晚障:指泰山上的摩崖石刻。图画:指摩崖石刻中的图案。晚障:傍晚时才打开的屏障。

乾坤:指天地。留此结茅亭:把这座山留给我,我在这里建了一座亭子。结茅亭,建造一个草亭。

幽人:隐士。日暮:天将要黑的时候。频回首:多次回头眺望。为尔孤高:为你们独自高大。一勒名:用“勒”字在摩崖石刻上留下姓名。勒,古代的一种刻记方法,将文字刻在石头上,再用刀刮去表层形成痕迹。

【赏析】

《劈山》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象,赞美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力和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力量。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性。

首句“秦帝鞭山走六丁,巨灵持斧下青冥”,写秦始皇挥鞭驱散山中神祇,用巨灵神之勇力劈开山峦,直入苍霄。“秦”和“六丁”都指神话传说的人物,秦帝就是秦始皇,六丁是掌管开山的神。“鞭山走六丁”是虚写,“持斧下青冥”是实写。这两句是写泰山雄奇壮观的气势,也暗示了作者对当时帝王的不满。

第二句“双峰睥睨窥沧海,返照微茫绕翠屏”,写两座山峰屹立,俯视大海,太阳落山后,余晖映照着青山绿水,仿佛给大地镶上了一层金色的边。这两句是写泰山景色的变化,也是写泰山的自然美。

第三、四句“图画向谁开晚障,乾坤留此结茅亭”,意思是:那画卷里展现的是泰山的美景吗?是的;那幅画卷里展现的是泰山的美景吗?不!这幅画卷是天地间最宝贵的财富,它留在人间,就如人们建起的茅亭一样重要。这里表现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之情,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

最后两句“幽人日暮频回首,为尔孤高一勒名”,意思是说:那些隐退山林的人啊,他们常常站在山顶上望着远处的故乡而频频回首。那些隐居在山间的隐者啊,他们为了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经常在山上刻石留名。这里表现了作者对隐者精神的赞美。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美丽景观,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