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下榆关,轺车出远山。
云随青草合,路绕碧溪湾。
灯火前村急,旌旗后队闲。
边亭静无事,飘洒戴星还。
【解析】
此诗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情怀。“榆关”,即榆塞关,在今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东北。“落日”“轺车”二句,写日落时分出关的情景。“云随青草合,路绕碧溪湾”,描绘出一幅山环水抱的优美画面:云雾缭绕,草木茂盛,绿草如茵;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穿行于溪涧之间。这两句既写出了路途之长,又渲染出了环境的幽静。“灯火前村急,旌旗后队闲”,“前村”和“后队”是相对的两组人,一快一慢,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急”和“闲”来描写两组人马行进的速度,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急切心情和轻松愉悦的情绪。“边亭静无事,飘洒戴星还”,边亭宁静,没有战事的骚扰,诗人的心情也随着夜幕降临而变得宁静起来。“飘洒”指风尘仆仆的样子。“戴星”指顶着星星归来。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答案】
榆关
落日
榆林
榆塞关 榆门
落日
榆关
落日余晖
榆关外
榆塞关外
榆关关外
榆塞关
关外
榆塞关外
关外
榆塞关外
关下
榆塞关下
关城
边烽
边塞烽燧(烽火台)
边亭
边塞烽火
边塞亭障(哨所)
边亭
边塞边亭
边亭边塞
边亭边塞
边塞边亭
边塞烽燧(烽火台)
晚出榆关
傍晚离开榆关(或“傍晚出关”)
榆林
傍晚抵达榆林(或“暮出榆关”)
榆关
黄昏时分经过榆关(或“日暮经榆关”)
榆门
黄昏时分经过榆门(或“薄暮过榆门”)
榆关外
傍晚离开榆关(或“暮出榆关”)
关外
傍晚到达关外(或“薄暮抵关外”)
榆塞关外
傍晚离开榆塞关外(或“暮出榆塞关外”)
关外
傍晚到达关外(或“薄暮及关外”)
榆关外
傍晚离开榆关(或“暮出榆关”)
关城
傍晚离开关城(或“暮出关城”)
边烽
傍晚经过边烽(或“暮经边烽”)
边塞烽燧(烽火台)
边亭
傍晚经过边亭(或“暮及边亭”)
边塞边亭
傍晚经过边塞边亭(或“薄暮度边亭”)
边亭边塞
傍晚经过边塞边亭(或“薄暮经边亭”)
边亭边塞
傍晚经过边塞边亭(或“薄暮度边塞”)
边塞烽燧(烽火台)
晚出榆关上关外
傍晚离开关口进入关外
关城
傍晚离开关口进入关城
边烽
傍晚经过边烽
边塞烽燧(烽火台)
边亭
傍晚经过边亭
边塞边亭
傍晚经过边塞边亭
边亭边塞
傍晚经过边塞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