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滴愁难住,田家谚每灵。
山苔迷树绿,野涨带蛟腥。
鸿浩思初古,萤光夜入庭。
寝兴移晷刻,衫履竟忘形。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的“苦雨图”,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 檐滴愁难住:“檐滴”指的是屋檐下雨水滴滴答答的声音,这里用来象征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愁难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天气的无奈与烦恼。
- 田家谚每灵:“田家谚”指的是民间流传的谚语或俗语,通常包含了生活智慧和经验总结。“每灵”表示这些谚语总是非常准确或灵验。
- 山苔迷树绿:“山苔”指的是山坡上的苔藓植物,它们覆盖在树上,使得原本翠绿的树叶变得斑驳陆离。这里的山苔不仅美化了景色,还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野涨带蛟腥:“野涨”指的是野外的水塘或湖泊因降雨而水位上升。“带蛟腥”形容水中的鱼虾等生物因为环境恶劣而发出的气味,象征着大自然的生命力。
- 鸿浩思初古:“鸿浩”指的是宏大、辽阔,常用来形容气势磅礴的景象或思想。“思初古”表示诗人回忆起古代的美好时光,感慨时光流逝。
- 萤光夜入庭:“萤光”指的是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芒,夜晚容易看到。“夜入庭”形容萤光在夜色中照亮庭院,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 寝兴移晷刻:“寝兴”指的是起床和睡觉的时间,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移晷刻”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让人感到遗憾或感叹。
- 衫履竟忘形:“衫履”指的是衣物和鞋子,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陶醉状态,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衣着和仪态。
赏析:
这首诗以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典故,如“檐滴”、“田家谚”、“山苔”等,这些都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度。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景抒情的方式,传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