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平堤列两行,柔条拂面引风凉。
蝉声远近鸣相应,马足东西去各忙。
伏尽相如犹病渴,秋来宋玉更悲伤。
独怜野叟茅檐外,一枕松阴午梦长。

保定途中偶成

高柳平堤列两行,柔条拂面引风凉。

蝉声远近鸣相应,马足东西去各忙。

伏尽相如犹病渴,秋来宋玉更悲伤。

独怜野叟茅檐外,一枕松阴午梦长。

注释:

  1. 高柳:高大的柳树。平堤:平坦的堤坝。列两行:排列成两行。
  2. 柔条:柔软的枝条。拂面:轻轻拂过面部。引风凉:带来凉爽的风。
  3. 蝉声:蝉的鸣叫声。远近:远近。鸣相应:相互应和。
  4. 伏尽:指太阳落山。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病渴:生病口渴。
  5. 秋来:到了秋天。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更悲伤:更加悲伤。
  6. 独怜:独自怜惜。野叟:乡下老人。茅檐外:草屋外。
  7. 一枕:枕头。松阴:松树的阴影。午梦长:中午做的梦很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保定郊外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景。首句通过描绘高大的柳树排列在平坦的堤坝上,以及柔嫩的柳枝轻轻拂过人们的面部,带来凉爽的风吹过,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第二句则通过蝉声的远近呼应,进一步展现了夏日的热闹和生机。第三句则通过描写人们忙碌的身影,展现了生活的繁忙和节奏感。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人物情感的描绘。“伏尽”指的是太阳落山的时间,这里用来形容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或活动。而“相如”是司马相如的代称,这里可能是以他的名字来代表某种特定的人物形象。“病渴”则可能是形容他们劳累到身体不适,需要休息的状态。接着的两句则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秋来”指的是秋天的到来,而“宋玉”则是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才子,这里可能是以他的名字来代表某种特定的人物形象。“更悲伤”则可能是形容他们在秋天感到更加忧伤或失落的情绪。
    最后几句则是对生活场景的描绘。诗中的“独怜”可能是对某个特定事物的喜爱或偏爱;“野叟”则可能是对某个乡村老人的称呼;“茅檐外”可能是描述一个简陋但宁静的草屋外景;而“一枕松阴午梦长”则可能是描绘了一个中午时分,人们在草屋中悠闲地睡觉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对保定郊外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人生和生活的深深感慨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