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心长系,新祠喜落成。
好山当面立,流水入怀清。
文献开先裔,公侯复始情。
衰年头重白,力尽此经营。
蒲坂(今山西永济)建了座祠堂。
故乡的思念之情,长久萦绕心间;
新建的祠堂竣工落成,喜事一桩。
好山矗立在我的面前,流水潺潺涌入我的胸怀。
祖先留下的文献启示我,公侯之后裔应继续发扬先祖的精神。
我已衰老不堪,白发苍苍;
但为了经营这番事业,仍要竭尽全力。
故里心长系,新祠喜落成。
好山当面立,流水入怀清。
文献开先裔,公侯复始情。
衰年头重白,力尽此经营。
蒲坂(今山西永济)建了座祠堂。
故乡的思念之情,长久萦绕心间;
新建的祠堂竣工落成,喜事一桩。
好山矗立在我的面前,流水潺潺涌入我的胸怀。
祖先留下的文献启示我,公侯之后裔应继续发扬先祖的精神。
我已衰老不堪,白发苍苍;
但为了经营这番事业,仍要竭尽全力。
【注释】 曲江: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雁塔:即大慈恩寺的西面塔院,是唐代长安(今西安)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断流水:指曲江水中断流了,暗寓国运衰微。层空:层层叠叠。一代豪华地:指唐朝的都城长安,当时号称“天府”,繁华富庶,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怅望:因怀念而叹息。阴洞:指寺院的深幽之处。俯仰无穷事:指世事沧桑,变幻无穷。青冥:指高空。一断鸿:像孤鹤一样飞向远方,这里借喻作者自己。 【赏析】
【注释】 泰陵:指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曾对昭陵多次加修,所以称为泰陵。 虞舜:古代传说中的圣王,尧死后由他继位为王。 汉文:西汉文帝,即孝文皇帝,名刘恒(前201-前157)。 蠲:免除。 四夷:四方少数民族。 郊庙:帝王祭祀天地的庙宇。 精:虔诚。 勤:勤勉。 问寝:问候起居。 赐对:赏赐臣子回答。 【赏析】 此诗写唐太宗李世民对唐高宗李治的怀念,歌颂他的仁德。 开头两句是说
【注释】 泰陵:指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望引哀歌:遥望昭陵唱挽歌。其一:第一首。 【赏析】 此诗是唐玄宗为已故太子李亨(即肃宗)追册为太上皇时所作。《全唐诗》收于卷六十六。 开篇四句写皇帝从都城出发去往泰山祭祀已故太子。“山陵功已奏”,说明帝王祭祖是天下大事,要通过隆重的仪式来表示对祖先的敬意。“仪卫出都城”则点出了皇帝出行的规模之大。“万姓惊相吊”,“千官泣从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理解诗意”“概括内容要点”“赏析语言特色”“分析艺术手法”“评价思想感情”等,然后依据诗句的内容、语言及情感去作答。 (1) “短棹下吴门,连朝雨色昏。”短棹:小船;吴门:今苏州市的别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乘小船顺流而下,经过几天几夜的行程,终于来到了美丽的苏州城。连着几天的雨,把天色都弄暗了
泰陵望引哀歌 其四 十载沾微禄,君恩大造同。 迂狂曾有疏,奔走竟无功。 遗诏江湖外,行舟雨雪中。 伤心违执绋,涕泪洒悲风。 译文: 十年来我一直沾着微薄的俸禄,君王的恩情如同大海一样浩渺无边。 我曾经因为迂阔狂妄而被疏远,虽然四处奔走终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君王的遗诏颁布在江湖之外,我乘船行走在雨雪交加的途中。 内心悲伤无法接受丧事的仪式,眼泪鼻涕洒落悲凉的秋风中。 注释: 1. 十载沾微禄
泰陵望引哀歌 其二 【注释】 统极乾坤正,垂衣十八年。 雷霆威不失,日月照无偏。 玉几传遗训,乌号哭御筵。 中兴还有颂,千载播瑶编。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冬,为安史之乱中牺牲的唐代名相房琯所作的一首挽歌。 首联“统极乾坤正,垂衣十八年。”意思是说:皇帝英明神武,治理天下,统一了整个乾坤;陛下治理国家长达十八年。 颔联“雷霆威不失,日月照无偏。”意思是说
【注释】 奉候林见素都宪平蜀寇致仕三首 其二:在这首诗中,“奉侯”是指诗人的朋友或同僚,他因某种原因被罢职,所以称他为“奉侯”;“林见素”则指林见素这位朋友或同事;“都宪”,是官名,即大理寺少卿;“平蜀寇”,是指打败了进犯四川的叛军;“致仕”,是古代官员年老退休的制度。 国步艰难日,天书趣赴时。 国运艰难的日子,皇帝的命令如闪电般迅速。 金牛新战垒,白帝旧城池。
【注释】 雍:古州名,今四川广元市。 信宿:一晚上。 沈:沉没。 暝:日落时。 嘉客:好客人。 开樽:打开酒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应友人之请而写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首联写诗人到访的地点是武功县,在古邑的附近。“信宿”即一晚上。“雨淹留”指连日阴雨,使诗人不能按时赶到友人那里去。 颔联是诗人对所见景色的描绘。“树色沉官舍”,说明天色已晚,树木的颜色已经深暗
送徐用励侍御赴京 深春辞故国,积雨滞行装。 草色渡头满,江流天际长。 花明迎绣斧,鸟过避封囊。 樽酒情无尽,云山故故苍。 【注释】 1. 深春:指春天到了深处。 2. 辞:离别。 3. 积雨:连绵不断的阴雨。 4. 绣斧:古代帝王的仪仗之一。 5. 封囊:古代盛物之器,这里指包裹着食物或信件的包裹。 6. 樽酒:酒杯。 7. 故故:仍然,依然。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
【注释】荏苒:渐渐。江行即事二首其一:岁云暮:岁月流逝,时至晚秋。天涯腊月:远在天边的故乡正逢腊月初旬的寒霜。梦中乡路远:梦回故里,只见故乡路途迢遥。病中鬓毛疏:身染疾病,两鬓头发稀疏。水落滩逾险:江水干涸,渡口滩头越加危险。瘴深草未除:热带山林,瘴气浓重,草木皆为毒菌。独怜梅树发:在这荒凉的边地,唯有梅花独自开放,显得更加可爱。野人居:山野之人所居之地。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赏析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道心常自适”意为“我的内心常常感到舒适”,这是对诗人自身内心感受的描写,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自在与超脱。 “尘界讵能迷”意为“尘世中哪里会迷惑”,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清高,不屑于世俗生活。 “榆景偶多暇,禅林时一栖”的意思是“偶尔在榆树的影子下休息一下,偶尔在禅林里住上一段日子”,这里表现的是诗人的闲逸生活
首句“小丘聊试卜,高下屡移筹”中,"聊"意为随意,"试卜"是比喻,意指随意试探。"高下屡移筹"中的"屡"表示多次,"移"是挪动的意思,"筹"在这里指的是用来量地的竹签。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在山丘上随意地尝试着进行土地测量,高矮起伏不定。 第二句“造物藏深巧,人生图永休。”中的"造物"是指自然创造万物,"藏深巧"是指大自然隐藏着许多巧妙之处,这里用来形容自然的神奇和不可预测
这首诗的译文是: 岁月突然改变,草构喜新成。 邻里旧友如兄弟,我家老弟兄。 登临寻宿约,欢笑慰平生。 明日归城市,悠悠无限情。 赏析: 这首诗以“首春邀邻曲二三友游梅陇兼卜新兆旷然有怀二首 其二”为题,表达了诗人在新的一年里,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岁华惊忽改”,诗人感叹岁月的无情,让人措手不及。第二句“草构喜新成”,诗人则表现出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 第三句“邻舍旧俦侣,吾家老弟兄”
【译文】 春日踏青于梅陇,闲书一册倚阑旁。 远望凝烟迷野景,积雨酿寒待春光。 麦垄新生绿色苗,花枝缀上红霞光。 美好年华不觉换,依旧如同去年观。 【注释】 步屣:古代的一种鞋,用布制成,有两穿,可前后移动,故名步屣。 仍扶杖:仍然拄着拐杖。 抛书:放下手中的书卷。 凭阑:靠着栏杆。 凝烟: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野望:在野外眺望。 积雨:久雨。 酿:酝酿、滋生的意思。 麦陇:指田间的麦田。 新绿
【注释】 门巷:家门前的小路。埋深辙:车轮轧过,车辙深陷,门巷被掩埋。轩楹:房檐。 轩楹俯浅山:轩楹俯临着低矮的山峦。轩楹:古代高官、显贵住宅前檐下的两根立柱。 百年馀此日:指自己活了一百多岁。 百:一百。 事:世事,尘世。 近衰颜:接近衰老的面孔。 漆室:漆涂的大门。 忧世:忧虑世人。 鹿门:地名,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北。 物情:自然景物。 适:适宜。 日暮鸟飞还:太阳西下时
榕台 过眉方竹杖,扶醉上榕台。 万木横空绕,群峰到海回。 桑麻怀栗里,笙鹤隐蓬莱。 结社谁同调,白莲花正开。 注释: - 榕台:即榕树之台,指榕树所在的台地或山台。 - 过眉方竹杖:形容杖的竹质细长,仿佛能穿过眉毛一样。 - 扶醉上榕台:形容酒后步履蹒跚,摇摇晃晃地登上榕台。 - 万木横空绕:形容树木众多,枝叶茂盛,仿佛覆盖了整个天空。 - 群峰到海回:形容山峰连绵起伏,宛如大海般广阔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