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雨凄凄,开轩万竹齐。
震雷惊笋迸,积雾压枝低。
嶰谷伶伦杳,湘江帝子迷。
岐山回首近,还待凤凰栖。
【注释】
- 阻雨凤翔官舍咏竹二首: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二首,作者自题第一首为“秋暮雨凄凄”,第二首为“岐山回首近”。
- 秋暮:指深秋季节。
- 霁:天晴。
- 开轩:打开窗户。
- 震雷惊笋迸:指打雷时竹笋被震出地面。
- 积雾压枝低:指浓雾使竹枝弯曲、下垂。
- 嶰谷伶伦:即“嶰谷”和“伶伦”。《吕氏春秋·有始览》说:“古者有方士五人,执规矩,以度曲直。”这里的“嶰谷”指乐官,“伶伦”是乐师。《吕氏春秋》中还记载了伶伦在制作乐器时,用竹子做音柱,并发明了调音之法。这里“箫管”当指吹奏的箫管等乐器。
- 湘江帝子迷:湘江女神,即湘水之神或湘夫人。传说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其精魂化为湘水之神。这里“湘江帝子迷”是说诗人对湘江神的思念。
- 岐山回首近:岐山,即华山的别名,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境内,西接太华峰。“回首近”意指回望华山,而诗人想回到华山居住。
- 凤凰栖:凤凰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雄为凤,雌为凰。古人常用来象征祥瑞。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所作,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仍心怀高远、志向难酬的复杂心态。
首联“秋暮雨凄凄,开轩万竹齐。”写雨后初晴时分,推开窗户只见万竹齐放,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秋暮”点明季节,“凄凄”则渲染了雨后的氛围,使人感觉凄凉、悲凉。“开轩”是推开窗户的意思,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开朗。“万竹齐放”描绘了雨过天晴后竹林中万竿挺拔、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到清新、舒适。
颔联“震雷惊笋迸,积雾压枝低。”写雷电交加时,竹笋被震出土表;浓雾弥漫时,竹枝也被压低了。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焦虑。
颈联“嶰谷伶伦杳,湘江帝子迷。”写音乐演奏中的乐器声音悠扬动听,但似乎被远方的湘江女神所迷惑。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之情。
尾联“岐山回首近,还待凤凰栖。”写诗人回头望着华山,心中期待着能像凤凰般自由飞翔。尾联表达了诗人的志向与抱负,以及对自由、美好的追求。
全诗通过对雨后竹林、雷声与浓雾、湘江女神等景象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