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生红树,天风起白芦。
钱塘西入闽,银汉北悬吴。
月瘦霜华重,松高鹤梦孤。
不知今夜酒,能到五更无。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抓住形象的特征;鉴赏诗歌的语言,要品味其运用的技巧;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要分析作者表现艺术的方法;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要体会作者的情感。

  1. 高善秋泊(《全唐诗》作“高士秋泊”)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高士在钱塘江边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以及对酒友的怀念之情。
  2. 暮色生红树:傍晚时分,天色渐暗,树木渐渐染上了一抹红色。暮色,指日落后的天色,通常用来渲染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这里的“生”是动词,表示“产生”,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天空被染成了一片红色,暗示了日落时分的景色。红树,即“红花”,是指那些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鲜艳、美丽的树木。这些树木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使得整个景象显得格外动人。
  3. 天风起白芦:天气变得凉爽,风也吹起来了。白芦,即“白苇”。这里指的是那些在河边生长、随风摇曳的芦苇。白色的芦苇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柔美、飘逸。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4. 钱塘西入闽:钱塘江水从西边流入福建省。钱塘江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大河,流经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等地区。这条河流贯穿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5. 银汉北悬吴:银河悬挂在北方的天空。银汉,即“银河”。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河,位于夜空中,横贯南北,将星空分为东西两侧。它与地上的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常常被用来象征天上的星辰和人间的事务。北悬吴,即“悬于北方的吴国”,指的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吴国。吴国在春秋时期曾是中国的大国之一,后来逐渐衰落,但仍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月瘦霜华重:月亮变得消瘦,霜花变得更加浓密。月瘦,即“瘦月”,指的是月亮因为夜色而显得更加明亮、圆润。这里的月光似乎变得更加柔和、温柔,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霜华重,即“浓霜”,指的是空气中的寒气使得霜变得更加厚重、密集。这层厚厚的霜覆盖在大地上,使得大地仿佛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衣。这个场景给人一种寒冷、寂静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片洁白、寂静的氛围之中。
  7. 松高鹤梦孤:松树高大挺拔,鹤影独自徘徊。这里的“松高”指的是松树的高度,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这里的“鹤梦孤”则表达了诗人对鹤的想象,认为鹤因为孤独而无法入睡,只能独自徘徊在空旷的地方。这个画面给人一种凄凉、寂寞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那棵孤独的松树和那只孤独的鹤。
  8. 不知今夜酒,能到五更无:不知道今夜能否畅饮至天明?这里的“夜”指的是夜晚,“五更”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的时间段。这里的“酒”指的是饮酒,“五更”则是指夜半时分。这个场景给人一种豪放、洒脱的感觉,仿佛整个夜晚都在尽情地饮酒、畅谈欢笑。然而,这种畅快淋漓的场景却伴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忧虑和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