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奇头欲改,禹穴未得傍。
忽慕麦斜岩,玄境足佳况。
连峰削芙容,石门天下壮。
筼筜复修纤,天声落屏嶂。
云居独奇绝,遐思愈飞飏。
以兹发高踪,力欲排云上。
百息径崄艰,一眺极沆漭。
鹓鸾税仙骖,芝荪洗凡状。
试按山海图,一一皆不妄。
虽然羸瘵成,已过平生望。
应悲蜉居子,兀兀坐盆盎。
吾将从卢敖,直与云露抗。
西凌昆崙风,东薄沧海浪。
前期邈悠悠,拊膺以惆怅。
【注释】
搜奇:寻找奇山。头欲改:《太平御览》引《神异经》云:“昆仑之巅,有玉城金台也。”禹穴:指大禹治水时留下的洞穴。《拾遗记》卷六云:“大禹平水后……禹穴在蜀郡青衣县西,其下石穴深广,可容万人。”傍(pánɡ):靠近;接近。麦斜岩:一岩石名。玄境:幽深的境界。芙容:芙蓉花的容貌。连峰削芙容:形容山峰如芙蓉初开,秀丽婀娜。石门:一地名,在今四川彭县西南,因有天门关得名。天下壮:指壮丽无比。筼筜(wěndānɡ):一种水生植物,又名藂竹,其叶呈箭形,可以编织成席子。复修纤:即修纤。修,长貌;纤,细小。天声落屏嶂:天籁之声落在屏风上,形容山中清幽寂静。云居、遐思、高踪:都是说山势高远,与世隔绝。力欲排云上:努力攀登到最高处。百息(sù):一百个呼吸。径(jìn)崄(xiǎn)艰:一条小路险峻而陡峭。眺(tào)极沆漭(hànɡmǎnɡ):极目远眺,看到无边无际的茫茫水面。鹓(yuān)鸾(luán):凤凰一类的神鸟。仙骖:指神仙所乘的车驾。芝荪(suān):香草,这里泛指灵芝。试按:试着查看。山海图:一本古代地图集,记载了各地山川地理情况。一一皆不妄:每一个地方都真实可信。羸(léi)瘵(zhài):羸病虚弱。成:成为。应悲:该悲伤。蜉(fú)居子:蜉蝣的幼虫。兀兀:孤独的样子。坐盆盎(ànɡ):坐在盆子里。从卢敖:跟随卢敖。直与:径直与……对抗。西凌昆崙风:指西望昆仑山,那里有狂风;东薄沧海浪:指东望沧海,那里有巨浪。前期:前路遥远。邈(miǎo)悠悠:遥远的样子。拊膺以惆怅:抚膺叹息,心中惆怅。
【赏析】
这是一首咏游诗,诗人在游历过程中,饱览山川之美,感慨身世之孤苦,抒写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意境雄浑高远,想象飞腾跌宕,笔法空灵自然,音节铿锵流美,堪称唐人绝唱。
“搜奇头欲改,禹穴未得傍”。首联两句点题,说明作者此次出游,意在寻觅名山胜景,但尚未找到理想的去处,所以想改变初衷。
颔联两句,描写了作者游历途中所见的景象,表现了他游览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先是“忽慕麦斜岩”,他忽然想到了那著名的麦斜岩,这一句写出了他内心的惊喜之情。然后是“玄境足佳况”,他又发现这个地方有着幽深的玄妙境界,足以让人陶醉其中。
颈联两句,进一步描写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象,表现了他游历过程中的感受。首先是“连峰削芙容”,“连峰”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峦,它们如同一把把剑一样削去了芙蓉花的美丽容颜,表现出山峦的雄伟气势。然后是“石门天下壮”,石门山位于四川省彭山县西南岷江上,它巍峨耸立,雄视群山,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最后是“筼筜复修纤”、“天声落屏嶂”,筼筜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叶子修长纤细,仿佛在屏风上落下了天籁之音。这些句子都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尾联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他希望能够攀越最高的山峰,领略到最广阔的风景;他也希望能够像神仙一样,摆脱尘世的羁绊,直接与天地相抗。这里的“云居”指的是峨眉山,而“高踪”则是指那些追求高尚品质的人。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雄浑高远,想象飞跃跌宕,笔法空灵自然,音节铿锵流美,堪称唐人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