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不断三危路,雄略犹残八阵图。
巫峡剑门天地险,锦官白帝霸王都。
【注释】
连云:指连绵的群山。三危:指岷山,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八阵图:相传为诸葛亮所设。巫峡:在重庆市东,瞿塘峡西口,三峡之一。剑门:在四川省剑阁县东北,瞿塘峡中段,是蜀、羌等族交界处。锦官:成都的别称,因有锦江之故。白帝: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瞿塘峡北口,是蜀汉时著名的要塞。
【赏析】
《蜀中歌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初春。当时诗人正被贬到梓州作客。
“连云不断三危路”,这第一句是说蜀地的群山绵延不绝,一直延伸到天边,好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彩带。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比作彩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连绵、一望无际的特点。
“雄略犹残八阵图”,“雄略”指的是诸葛亮的智谋策略;“八阵图”则是传说中诸葛亮用以抵御敌军的一种阵法。这里的“犹”字,表现出一种虽然已经消逝但依然令人怀念的情绪。诗人对诸葛亮的智谋和八阵图的威力表示敬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失去这种强大力量的遗憾。
“巫峡剑门天地险,锦官白帝霸王都。”这两句诗描绘了蜀中的险要地势和历史遗迹。其中,巫峡和剑门都是蜀中著名的险要之地,而锦官则是指成都这个地方。诗人通过对这些地理特点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蜀中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