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为爱龙山好,薜荔阴连湖上村。
海日帆樯动书牖,天风鹅鹳到柴门。
清时定许潜夫远,散地还知静者尊。
闻道平生谢太傅,东山卧席未教温。

卜居怀林待用司空

郑善夫,明代诗人,以诗歌见长。其作品《卜居怀林待用司空》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景,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释义】
卜居为爱龙山好,薜荔阴连湖上村。海日帆樯动书牖,天风鹅鹳到柴门。清时定许潜夫远,散地还知静者尊。闻道平生谢太傅,东山卧席未教温。

【译文】
居住在龙山是多么美好啊,薜荔丛生,与湖上的村庄相连。海面上太阳的光辉照在帆桅上,仿佛在摇晃着窗户,天风吹来,鹅鹳飞来到了家门。在清明的政治风气中,我必定能远离尘世喧嚣;在宁静的地方,我会尊敬那些内心平静的人。听说平生的谢太傅也曾如此生活,他的东山卧席从未被温暖过。

【注释】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或位置。
龙山:指美丽的山峦。
薜荔:一种植物,常绿藤本,攀缘他物而生。
湖上村:指靠近湖泊的村庄。
帆樯:船上的帆和桅杆。
书牖:指窗子。
天风:指自然界的风。
鹅鹳:即鹳鹤,水鸟。
清时:清明的时代。
潜夫:隐居的人士。
散地:指偏僻、清静的地方。
静者尊:指内心平静的人受到尊敬。
谢太傅:指晋代的谢安,他曾在东山隐居多年,过着简朴的生活。
东山卧席:指谢安曾在东山隐居,他的卧席未曾温暖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通过对比“清时”和“散地”,强调了在宁静的环境中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诗中引用了谢太傅的形象,展现了古人隐居生活的典范,以及他们在东山度过的日子,这些经历都给诗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