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宕青到眼,天南秋复凉。
宁辞北山屐,来傍水仙王。
越鸟随风化,瓯童触雾黄。
未须悲道路,前是武陵乡。

【注释】

雁宕:山名。在浙江乐清市。青到眼:颜色青翠得令人眼花缭乱。天南:南方的天空,这里指雁宕山。秋复凉:秋天又凉爽了。宁辞北山屐(jī):宁愿辞别北山的木屐(古代的一种木鞋)。来傍水仙王:来到雁荡山旁,傍着水仙王岩。瓯童:古越语,即越人。触雾黄:被烟雾笼罩成黄色。前是武陵乡:前面就是桃花源。

【译文】

雁宕山青翠得令人眼花缭乱,南方的天空又变得清凉起来。

我宁愿辞别北山的木屐,来到雁荡山旁,傍着水仙王岩。

越国的鸟儿随风飘去,变成了黄莺;温州的儿童触雾变成乌鸦。

不必为离别而忧伤,因为前方正是那传说中的桃花源。

【赏析】

此诗写游雁宕的见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雁宕青到眼,天南秋复凉”,描绘了雁宕山的秀丽景色和秋天的凉爽气候,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颔联“宁辞北山屐,来傍水仙王”,诗人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线,来到雁宕山旁,傍着水仙王岩。这句诗中的“宁辞北山”,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无畏和勇敢。同时,“来傍水仙王”也暗示了雁荡山的美丽和神奇魅力。

颈联“越鸟随风化,瓯童触雾黄”,诗人通过描绘越鸟和瓯童的变化,表达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思考。越鸟随风化为黄莺,瓯童触雾成为乌鸦,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自然万物的奇妙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认识和感慨。

尾联“未须悲道路,前是武陵乡”,诗人以武陵溪为引子,表明他的目的地并非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