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安陵上,荒芜望蓟丘。
风沙无昼夜,家室此淹留。
江汉悲多故,干戈赋远游。
河清是何日,吾志欲东周。

安陵阻风

落日安陵上,荒芜望蓟丘。

风沙无昼夜,家室此淹留。

江汉悲多故,干戈赋远游。

河清是何日,吾志欲东周。

注释:

  • 安陵:古地名,此处指诗人的家乡。
  • 落日:太阳落山的景象。
  • 安陵上:即“安陵”,在今河南省封丘县东南。
  • 荒芜:荒废,不繁荣。
  • 望蓟丘:望向蓟(guì)县的丘陵,蓟县位于今天津市蓟州区。
  • 风沙无昼夜:风吹沙石,天气变幻无常,无法分辨昼夜。
  • 家室:家人和住所,这里指诗人因旅途受阻而滞留他乡。
  • 江汉:长江和汉水,古人常用以比喻国家大事或社会动荡。
  • 悲多故:感慨国家多难,政治腐败。
  • 干戈:古代武器名,这里泛指战争。
  • 东周:指东周王朝,一个历史上曾短暂存在的朝代,也用来指代理想中的国都。

赏析:
《安陵阻风》是宋朝梅尧臣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安陵遇到恶劣天气,导致无法继续前行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多难、个人漂泊无定的深切忧虑。

首句“落日安陵上,荒芜望蓟丘”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背景。诗人在夕阳西下时抵达了安陵,眼前的景象荒凉,只能远远地望向远方的蓟丘——这是诗人心中的政治象征,也是国家动荡不安的象征。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场景,还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次句“风沙无昼夜,家室此淹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困境。风沙无休无止,使得诗人无法继续他的行程,只能在此停留。这里的“家室”不仅仅是指自己的住宅,更是对家庭和个人安全的担忧和牵挂。

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思考:“江汉悲多故,干戈赋远游。”江汉之水见证了国家的多事,战乱频繁;而诗人自己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远离家乡,四处流浪。这种无奈之感溢于言表。

最后两句“河清是何日,吾志欲东周”则透露出诗人的抱负和理想。他渴望有一天能回到东周,那是一个理想中的国都,也是他心中的归宿和向往之地。这里的“河清”象征着和平与安宁,而“东周”则是诗人理想中的国家和政治局面。

《安陵阻风》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历史和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在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交织下的无奈与抗争,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