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跨山公马,秋过习氏池。
远天鸿雁尽,昨日菊花期。
棋局翻相恼,鸥群总不疑。
生涯抱瓮外,一任隐君为。
秋过
病跨山公马,秋过习氏池。
远天鸿雁尽,昨日菊花期。
棋局翻相恼,鸥群总不疑。
生涯抱瓮外,一任隐君为。
秋过
【注释】 泗上:指泗水之滨。 总总(zòng):繁盛的样子。 衣冠地:指文人学士聚集之地。 生事:指农民的生活。 牛羊散迥野:指田野里牛群羊群分散开去,四处觅食。 烟火:指炊烟。这里指村庄里的人家点起灯火。 薙(tì):剃。藿,豆叶。 分瓜稚子:指儿童分得瓜吃。 恶官府:指贪官污吏。 淳源:淳朴的源头,喻指自然淳朴的风俗。 【赏析】 《泗上》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发京邑迷路投宿黑庄 “发”字的意思是出发,这里是指离开京城后开始迷路。“京邑”指的是首都,也就是京城。“迷失”表示迷路的状态。“黑庄”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者客栈的名字,因为诗中提到了投宿。 东省多年病,南冠百念灰 “东省”指的是朝廷,也就是皇帝所在的机构。“多年病”表示长时间的疾病。“南冠”是指被俘的罪犯头子戴的帽子,也用来代指被俘虏的人
过彭城怀旧二首·其一 自有干戈后,年年向此过。 乾坤未解甲,江海且增波。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自战争结束以来每年必经彭城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诗句中的“年年向此过”和“乾坤未解甲”描绘出一种时光流转与国家安定并存的画面,而“江海且增波”则暗示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类历史的变迁。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依恋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译文 自从战争结束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放船》。全诗如下: 柂楼下急浪,去险在毫端。 已识篙师巧,方忧蜀道难。 此溪防罔象,何日避风湍。 颇羡玄真子,清时把钓竿。 注释: 1. 柂楼:船夫在船头用木桩、竹竿和绳索固定船只的地方,防止船只被风吹走。 2. 急浪:形容江水波涛汹涌,速度极快。 3. 去险在毫端:比喻事情的关键就在细微之处。毫端,指事物的细微部分。 4. 篙师:船夫,这里指的是经验丰富的船夫。
【注释】: 1. 葱岭昆崙外:指昆仑山。昆崙即“昆丘”,是古代传说中昆仑山的别称。这里指昆仑山之外,即吕梁以南、黄河以北地区。 2. 吕梁天地间:指黄河两岸的吕梁地带。 3. 淜腾终赴海:形容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淜(huī)腾,形容水势奔腾的样子。 4. 咆吼欲颓山:形容黄河水流声巨大,如同怒吼一般,有倒塌山岳之势。 5. 力转鱼龙窟:指黄河水流势强劲,能够翻动鱼龙居住的洞穴。鱼龙窟
注释: 㬒㬒玄阴日,团团照水隈。 鲸波动霄汉,鼍鼓挟风雷。 地尽青山杳,天寒白鸟回。 轻帆未相失,自此访蓬莱。 赏析: “㬒㬒玄阴日”中的“㬒㬒”是形容天气阴暗的样子,可能是在描绘一种阴沉的天气或者是夜晚的景象。而“玄冥”一词则是用来指代阴气,这里可能是用来描绘夜晚的寂静或者寒冷。整句诗的意思是:在这样一个阴气沉沉的夜晚,湖面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鲸波动霄汉,鼍鼓挟风雷。”这句诗中
过彭城怀旧二首·其二 忆昔此避地,诸君慰我多。别来淹日月,望尔邈山河。洒泪山阳笛,关心陇水歌。犹闻杀长吏,飘泊复如何。 译文: 回忆过去在彭城躲避战乱的日子,朋友们给我带来了很多慰藉。自从离开这里以来,已经过去了许多日子和岁月,我始终思念着你们远在他乡的身影。看着那山阳的笛声,我想起了你们在陇水中传唱的歌谣。然而,我仍然听说有长官被杀害的消息,这让我感到漂泊不定的生活更加痛苦不堪。{}
注释: 牛首:指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境内,因山上有牛头山而得名。 佳致:优美的地方。 方冬:正值寒冬。 自奇:自然显得特别。 同云:与云相接。 地轴:大地的轮廓线。 积雪糁松枝:积雪落在松树枝上。 谷响传钟磬:山谷传来钟磬的声音。 山昏泣罔魑:天色昏暗,好像哭泣似的。罔魑,即鬼魅,传说中山林里的精怪。 王土:帝王之土地。 何意:怎么想到。 旌旗:旗子,这里指旗帜,也泛指军旗。 赏析: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宓也归何处,营魂不可招。”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宓”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女,这里用来代指刘宓。诗人在寻找她的归宿,却不知她的灵魂去了何方,这种无助和迷茫的心情被诗人用“营魂不可招”来形容。 第二句:“只疑天地阔,竟作死生遥。”
【注释】: 得思道消息二首 其二 近逢黄吏部,报尔在三衢。 志士伤泥滓,南州困猰㺄。 时危离索久,岁晚帛书无。 却忆吴门约,萧条愧病夫。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期间与友人相赠的诗篇。诗人用“得”、“报”等字起头,以“黄吏部”和“吾友”自指,表明了对朋友的关心之情。“报尔在三衢”一句,诗人把“我”比作“志士”,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期望和关怀。“志士”是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们往往遭遇困难
【注释】 ①羽檄:古代用羽毛装饰的军书。流星:指急驰而过的马,此处形容战报传得很快。行营:即军营,也指行军。万马围:指战局紧急,万马齐奔,包围敌军。渔阳:古郡名,今北京大兴县。翠华:皇帝所乘之车,以青画为饰,故称翠华。 【赏析】 此诗是作者初至京城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首句写登上毗卢阁所见之景,次句言此地望京畿而思故乡,第三句写城阙斜晖映照着关山。第四句写战火纷飞,急报传来。五句写大军云集京城
诗句: 阁迥临虚旷,秋高入渺茫。 燕歌动易水,骏骨望昭王。 日落城笳起,天寒塞草黄。 扬雄辍扈从,空自赋长杨。 译文: 阁楼高耸入云霄,四周空旷无边际。 秋天的景色如此辽阔,让人心情无限宽广。 燕歌声声传遍易水边,骏马奔腾如风驰电掣。 夕阳西下,城楼鼓声四起,寒冷的天气中,边塞草木泛黄。 扬雄停下了车驾跟随,却只留下无尽的感伤和孤独。 只能独自创作,吟咏《长杨》之诗篇。 注释: 1. 阁迥
城戍 守边的士兵,日夜不停地敲打着战鼓,他们的军容整肃地进入朝廷。 北方的风沙漫漫,南方讨伐的心情远大无边。 秋天有苍梧的狩猎,岂能没有黄泽的谣曲。 遥远的国土都献上玉帛,八骏的马儿必定骄傲自得。 译文: 守卫边疆的士兵,日夜不停地敲打着战鼓,他们的军容整肃地进入朝廷。 北方的风沙漫漫无际,南方讨伐的心志高远无边。 秋天有苍梧的狩猎,岂能没有黄泽的谣曲。 遥远的国土都献上玉帛
注释: 野老:指作者。经时:经过很长时间。深秋:秋天的意思。郭:外城。京洛: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荣:荣华富贵的生活。丹壑:红色的山壑,指辋川。绮楹:彩色的门窗。松阴:松树的阴影。立不倦:站着也不觉得疲倦。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洛阳所作。诗的前四句写自己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但因有辋川的山水为伴,饮酒作乐,暂时忘却了病痛的折磨。后四句则写自己在长安的所见所闻。首联“野老经时病,深秋出郭情”
【诗句】 昔游湖上寺,犹记释宗林。 语我菩提树,恒河深复深。 风沙晚识面,江海后知音。 白鹤翩翩去,青天何处寻。 【译文】 以前我们曾在湖上的寺庙里游玩,还记得当时释宗林老师。 他曾告诉我关于菩提树的故事,恒河的深度是如此之深。 我们在风沙中相识,后来在江海中成为了知音。 白鹤翩翩起舞飞走,我在青天下寻找你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过去与释宗林老师的一次回忆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嗟尔棠陵客: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称呼,棠陵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一种象征或代称,具体含义需要结合诗的背景和语境来理解。 2. 乖期秋独归: “乖期”意为违背约定,“秋独归”则是指秋天的时候独自归来,这里可能意味着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如约而至。 3. 香山有夙诺: 这是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一种约定,“香山”可能指的是某个地点或事件,“夙诺”表示长久以来的承诺或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