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春湖上,烟波正渺茫。
衣冠非敢倚,鱼鸟坐相忘。
痛饮还山简,招携有葛疆。
濯缨计未得,意气总沧浪。
【注释】
落日:太阳西下。春湖:春季的湖水。烟波:雾气的波浪。衣冠:指衣冠礼俗。倚:依仗,凭借。鱼鸟:指水里的鱼儿和鸟。坐相忘:彼此心无牵挂,互不相干。痛饮:大口喝酒。招携:邀请、拉人入伙。濯缨:洗帽子上的系缨的布条,表示清正廉洁。计:打算。意气:志向和气概。沧浪:大海。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所作。诗人借西山杂诗来抒发他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情绪,表现他不愿同流合污,保持高洁人格的愿望。
首联“落日春湖上,烟波正渺茫”,点出时间是在暮春时节,落日在湖面上冉冉升起;春水茫茫一片,烟波浩淼。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暮春傍晚湖光烟景图。诗人在这幅图画中,用“落日”与“春湖”作为背景,用“烟波”与“渺茫”来渲染气氛,以突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体验。
颔联“衣冠非敢倚,鱼鸟坐相忘”,进一步写自己超脱世俗的心境。这里,诗人把自己比作渔翁,把官场上的礼仪规矩看作是可以抛弃的东西,而把眼前的景色、眼前的物我、以及眼前的一切当作自己最可宝贵的财富。
颈联“痛饮还山简,招携有葛疆”,诗人用典自喻,表示自己要像晋代山简那样不计较得失、不拘于小节,像葛疆那样不随俗浮沉、保持操守,并且表明自己决心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尾联“濯缨计未得,意气总沧浪”,诗人以屈原自况,表明自己在现实中无法施展抱负,只得寄情山水。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现实的不满情绪和愤懑不平。
全诗以写景起笔,由景及人,层层深入,表达了诗人的志趣和情怀。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他对于自然美和人格美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