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栖乌树,天边过雁群。
生涯随逆旅,幽独倍怜君。
百粤兹多难,今时未尚文。
南游得蛮府,愁杀郝参军。
月下栖乌树,天边过雁群。
生涯随逆旅,幽独倍怜君。
百粤兹多难,今时未尚文。
南游得蛮府,愁杀郝参军。
诗句解释:
- 月下栖乌树: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月亮高悬,照亮了树上的栖息之鸟。
- 天边过雁群:形象地描绘出天空中雁队的飞行场景,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壮观。
- 生涯随逆旅:表达了诗人随行在旅程中的无奈与辛酸,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旅途的艰苦。
- 幽独倍怜君:通过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特殊珍视。
- 百粤兹多难:直接陈述了广东地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
- 今时未尚文:指出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教育和文学修养的重要性被忽视,表达了对文化衰落的忧虑。
- 南游得蛮府:描述了远赴南方的经历,揭示了诗人对于异域风情的好奇和向往。
- 愁杀郝参军:以“愁”为结尾,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对友人深深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比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巧妙地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诗人通过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中难得的佳作。
背景与影响:
《送陈生赴韶州戎幕三首》是郑善夫于明朝创作的一首诗。郑善夫生活在明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面临着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变革,他们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郑善夫的作品体现了这一时代的特色,同时也显示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厚爱好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