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未四十,俄落六七齿。
作诗十八韵,付之不得已。
余生忝为士,隐独慎动止。
视父固不肖,行已颇有耻。
夙怀心腹疾,久待旦晚死。
临镜照面目,自疑不是已。
去年冬至夜,节气冷于水。
一齿忽焉落,易与拔毛比。
旁者皆动摇,参差不相似。
今年落渐多,牢者无几矣。
譬彼熟瓜蒂,谁能强经纪。
嚼物苦及龈,剔塞敢劳指。
糜粥与豆液,百物此可恃。
自念始半百,老态遽若尔。
亲宾爱莫助,候问空惊视。
情至亦可伤,理明聊复喜。
天地有时老,红颜岂常美。
何以慰我怀,愿有读书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名为《落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落齿
退之未四十,俄落六七齿。
作诗十八韵,付之不得已。
余生忝为士,隐独慎动止。
视父固不肖,行已颇有耻。
夙怀心腹疾,久待旦晚死。
临镜照面目,自疑不是已。
去年冬至夜,节气冷于水。
一齿忽焉落,易与拔毛比。
旁者皆动摇,参差不相似。
今年落渐多,牢者无几矣。
譬彼熟瓜蒂,谁能强经纪。
嚼物苦及龈,剔塞敢劳指。
糜粥与豆液,百物此可恃。
自念始半百,老态遽若尔。
亲宾爱莫助,候问空惊视。
情至亦可伤,理明聊复喜。
天地有时老,红颜岂常美。
何以慰我怀,愿有读书子。
译文:
韩愈在40岁时突然掉了67颗牙齿,他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无奈。韩愈认为自己一生都在努力,但父亲却不如他。他担心自己会因为年纪大而死去,因此总是小心翼翼。他看到自己的脸都变了,不禁怀疑自己是否还在人世。去年冬至时天气很冷,一颗牙齿掉了就像拔掉了一根头发一样。周围的人都在动摇,牙齿的形状也不像是自己的了。今年掉落的牙齿越来越多,只剩下几个比较结实的了。他比喻像成熟的瓜果蒂,谁能强迫它生长?咀嚼东西很痛以至于牙龈都疼了,剔牙也不敢用手去摸。他吃糜粥和豆浆作为食物,其他的食物都可以依赖。他想到自己已经50岁了,衰老的样子就这样了。亲人和朋友都很关心他,但他却不知道如何是好。当他想到这一切的时候,内心也会感到伤感,但如果道理明白了,也会觉得开心。他认为人生总会有老去的时候,美丽的容颜也不会永远保持。于是他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希望有读书人能理解他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晚年写的一首抒情诗。他描述了自己因为年老而导致的牙齿脱落,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体变化。韩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他在诗中提到的“天地有时老,红颜岂常美”等观点,也体现了他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认识。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意味,是韩愈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