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发童颜太古形,不资丹石驻颓龄。
平时道谊心常在,浮世风波眼尽经。
汉室曾颁三老帛,庐山不见伍乔星。
几人泪洒坟前树,来读中郎石上铭。

诗歌原文与译文

诗1:鹤发童颜太古形,不资丹石驻颓龄。

  • 诗句翻译:我的白发如孩童般洁白,容颜依旧如同上古时代。
  • 注释与赏析:这里描述了翁叔昂的外貌,虽然年老体衰,但精神矍铄,犹如古代圣贤。
  • 背景介绍:翁叔昂可能有着深厚的学识和修养,以至于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皱纹反而增添了几分威严。

诗2:平时道谊心常在,浮世风波眼尽经。

  • 诗句翻译:平日里的道义和朋友间的情谊始终在我心头。面对世间的波折与风浪,我的眼睛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
  • 注释与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忠诚的看重,以及他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心态。他视友谊为生命的一部分,即使面临困难,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诗歌分析与创作背景

郑文康生平简介

郑文康(1413—1465),字时乂,号介庵,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郑文康出生于苏州府昆山,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母早逝后,他便专心致志于学习儒家经典和历史文献,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文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为主,其诗作风格独特,语言精炼,深受后人喜爱。

作品《挽长洲翁叔昂》的创作背景

《挽长洲翁叔昂》是郑文康为纪念一位友人翁叔昂而作。据史料记载,翁叔昂是一位具有卓越学识和高尚品德的古人,郑文康在得知翁叔昂逝世的消息后,深感痛惜,遂写下此诗表达对他的哀悼和追忆。这首诗不仅是对翁叔昂个人的赞美,也是作者对其深厚友情和人格魅力的认可。通过对翁叔昂生平事迹的描述和对其品质的赞扬,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结论与感悟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郑文康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尊敬之情。他的诗作不仅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无论是对翁叔昂的悼念还是对生活态度的表述,都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这种对友情、知识和道德的坚守,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借鉴的。

人们常常忙于追求物质和名利,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和对他人的关怀。然而,正如郑文康在诗中所表达的那样,真正的智慧和美德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通过回顾历史人物的故事,我们可以汲取力量,反思自我,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