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春门外鄂城南,古阜丛林锁翠岚。
坛净不容纤垢入,禅高那许俗人参。
云归虎洞萝阴合,日照龙潭塔影涵。
莫怪辞荣王驾部,偏来此地结茅庵。

【解析】

题绿萝庵寄希公并致王司马熙春门外鄂城南,古阜丛林锁翠岚。

坛净不容纤垢入,禅高那许俗人参。

云归虎洞萝阴合,日照龙潭塔影涵。

莫怪辞荣王驾部,偏来此地结茅庵。

【译文】

在鄂州城外的熙春门外,有座绿萝庵,庵中古木参天,林木丛生,青烟缭绕。

山中的庙堂清净无暇,尘世的俗事不能沾身。

白云飘回虎洞,萝藤合拢了山门;阳光照耀着龙潭,塔影倒映水中。

你无须谢我辞官,因为这里偏是我来结茅庵。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给友人的诗作,写景清新自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远离朝廷,寄情山水的愿望。

首句“绿萝庵”,点出地点和人物。第二句写“鄂城”的地理环境。第三句“坛”即指庙宇,“禅”是佛家用语,指僧人,“禅高”即表明自己心志之高洁。第四句写山中的寺庙,“不染尘埃”意即“无尘”,用典自晋陶渊明的《饮酒》诗之“采菊东篱下”,意为:山中的寺庙清净无尘。第五句写山中景色。“萝阴”指缠绕的藤蔓,“塔影”则是指山中寺庙的高塔。第六句写阳光照在龙潭上,反射到塔影之中。最后两句写与友人相会的情景:“王驾部”是王司马的别称,这里指王司马本人。“偏来此地”是说偏要来到这里建起茅庵。

本诗是一首五律,全篇以咏史抒怀为主。诗的开头就描绘出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置身于这幽雅宁静的自然风景之中,心情格外舒畅、愉悦。他似乎在对友人诉说着自己内心的感受。“绿萝庵”“坛”“禅”“萝阴”“龙潭”等词语,都饱含着诗人的情感。诗人在诗的后半部分抒发了自己不愿做官、追求闲适自在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刘长卿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隐居生活的情怀为主。他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一种闲适、淡泊的心态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