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道方调马,高楼正品箫。
游缰惜不发,遗响落空寥。
听罢一挥手,骄嘶过板桥。

【译文】

驰道上刚刚调过马,高楼之上正对箫。

游缰不发怕失蹄,遗声落空寂寥长。

听罢一挥手,骄嘶过板桥。

【注释】

①吴趋春: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三月至二十五年(737)六月在东都洛阳期间所作的诗,共五首。

②驰道:皇帝车马往来的道路。方:刚刚。

③高楼:指宫廷中供帝王娱乐的楼台。正品箫:指吹奏箫乐。

④游缰:马笼头,泛指缰绳。惜不发:担心它不会发出声音。

⑤遗响:箫音余音。空寥:空旷寂寞。

⑥骄嘶:骏马受惊时的嘶叫声。

【赏析】

此诗为《吴趋春五首》之第四首,是诗人晚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句“驰道方调马”,写驰道刚经过修整,马上的人刚刚把马牵到驰道上来。这里,“方”字用得极为传神。驰道,即天子车马所行之道,是皇帝专用之地。这一句写出了皇帝驾临时那种雍容华贵、气派不凡的场面。

次句“高楼正品箫”,写皇宫楼上正在吹奏着悠扬的箫乐。这一句,不仅写出了皇宫楼台上那优美的环境,而且从侧面烘托出当时的气氛。

第三句“游缰惜不发”,意思是说,因为皇帝刚刚来,所以马儿还没有来得及放松缰绳,生怕它会突然跑掉。这里的“惜”字,表现了作者对皇帝的敬畏之心。

接下来一句“遗响落空廖”,写箫音余韵袅袅,回荡在空旷的宫苑之间。这句中的“遗响”二字,写出了箫音的悠远和回音的效果,让人感到仿佛听到那箫声还在耳边回荡。

最后一句“骄嘶过板桥”,写皇帝的车马已经走远,而那些骏马却在桥上骄嘶不已。这里的“骄嘶”二字,既写出了骏马的勇猛豪壮,也表现出了作者对骏马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