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芳草意,士女踏青心。
袜罗隔微波,随风溯玉音。
目成日已暮,惆怅吴江深。

【注释】:

  1. 吴趋春五首 其二:指《吴趋春诗》中的第二首。吴趋,即《吴趋春》,是唐代诗人高蟾所写。
  2. 王孙芳草意:指春天的景色使人产生思乡之情。
  3. 士女踏青心:指春天的天气使人心情愉快,人们外出赏花、游春。
  4. 袜罗隔微波:指微风吹过湖面的涟漪,好像人的袜罗一样。
  5. 随风溯玉音:指风声像玉佩的声音一样悦耳动听。
  6. 目成日已暮:指天色已晚,夕阳西坠。
  7. 惆怅吴江深:指在深深的吴江边,感到十分惆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天景色的小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感人。
    第一句“王孙芳草意”写的是春天里美丽的景色和人们对春天的喜爱。王孙,古代贵族子弟或贵族的子孙,此处泛指春天里美丽的景色。芳草,指的是春天里的花草树木。这一句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第二句“士女踏青心”,写的是春天里人们的活动,男女老少一起踏青赏花。这一句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亲近。
    第三句“袜罗隔微波”,写的是微风吹过湖面的涟漪,好像人的袜罗一样。这一句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美丽的景色和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
    第四句“随风溯玉音”,写的是风声如玉佩的声音一样悦耳动听。这一句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和对风的欣赏。
    最后一句“目成日已暮,惆怅吴江深”,写的是在深深的吴江边,感到十分惆怅。这一句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亲近。同时,也通过描述离别的情景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