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名利关,觉非如不及。
设膻游蚁聚,张烛飞蛾集。
得嗜性所便,近死乃逾疾。
何如五彩囊,采露华山室。
无事风尘眼,仙童坐相失。
【注释】
破名利关:冲破名利的束缚。觉非如不及:醒悟到名利不如放下。设膻:指设宴,为招引食客而设。飞蛾集:指蜡烛上的飞蛾被烛光吸引而来。张烛:点着蜡烛。性所便:本性所喜好的。近死乃逾疾:离死亡很近的时候反而更快地死去。何如:哪里比得上。五彩囊:装彩色丝线的小袋子。采露华山室:在华山上采摘露水。仙童:仙人。相失:失去。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经过一番深刻的思考、体验和追求之后,终于悟出“名利”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有超脱名利,才能达到自由的境界。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思想。
开头两句是说,一旦冲破名利的枷锁,就感到自己好像不是人了;一旦觉悟到人生不过如同蚂蚁聚食一样,就更加珍惜生命,不愿再受世俗的牵累。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思想感情转变的起点。“设膻游蚁聚”,用“蚁聚”“膻”(羊膻)来比喻名利的诱人之处,突出了名利对人的吸引力。“得嗜性所便”,即得到本性喜欢的东西,这里指的是酒食。“嗜性所便”就是本性之所好。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一旦领悟到这一点,就会觉得离死不远了。
中间四句是说,如果贪恋酒食而不知戒,就会越接近死亡反而越加迅速地死去。作者在这里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方法,把生死与酒食联系起来加以说明,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而形象。
最后两句是说,何必要去追求那些五彩斑斓的小袋,还不如在华山上采摘那晶莹剔透的露水呢!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无事风尘眼”,意思是说,一旦抛开红尘俗事,眼睛就不会再去关注外界的一切了。“仙童坐相失”,是说如果能够摆脱尘世的纷扰,就能够像仙人那样悠然自得。这里的“相”是指神态,“失”是指忘记了自己是谁了。“仙童”二字,既写出诗人超凡入圣的神态,也写出了他脱离尘世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经历的一段变化过程,表达了他对名利的看法。它告诉我们,只有抛弃名利,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只有远离尘嚣,才能找到心灵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