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送木兰舟,处处青山待隐侯。
莫向青山歌玉树,扬州花月使人愁。
注释:秋风拂过木兰舟,到处是青山等待隐士。不要在青山之上歌颂美好的玉树,扬州的花月让人忧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江南景色,通过描写诗人送别朋友沈嘉则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佳作。
秋风吹送木兰舟,处处青山待隐侯。
莫向青山歌玉树,扬州花月使人愁。
注释:秋风拂过木兰舟,到处是青山等待隐士。不要在青山之上歌颂美好的玉树,扬州的花月让人忧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江南景色,通过描写诗人送别朋友沈嘉则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佳作。
【注释】 1.寄陈八玉英:写给陈八玉英的信。玉英,即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的哥哥,与谢安齐名,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王凝之被司马道子杀害后,谢道韫写了《祭夫文》,字迹秀美绝伦,人们称之为“兰亭集序”。 2.一从南国春销后:自从南国春天过去之后。一从,自从。销,消逝。 3.莫愁:古乐府曲名,相传是汉代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所作。 4.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诗,通过写自己独上高楼、听箫声而想到远方亲人
送王仲房还新安 暮雪江南路,孤城尊酒期。 殷勤折杨柳,还向去年枝。 注释: 暮雪江南路,指暮色中的江南道路,暗示着旅途的寒冷和孤独。孤城尊酒期,形容在这座荒凉的城池中,诗人与友人共同举杯畅饮,期待归家的时刻。 殷勤折杨柳,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意,折柳赠别是古代常见的一种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还向去年枝,意谓希望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就像去年一样茁壮成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送别的景象
【注释】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中秋季的中期,也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节。 金尊:盛酒的美器,也泛指美酒。 【赏析】 《中秋对客》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月满中秋,次句写秋深之时,第三四两句写与朋友欢聚赏月,最后以"清光喜共君"作结。全诗构思巧妙,用语自然。 "月从今夜满,秋向此时分。" 意思是说,今晚的月亮已经圆满无缺,秋天也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 "莫惜金尊数,清光喜共君。"
续首句成韵 其二 桃源人去绛帏寒,万树桃花春未残。 洞口有云留白鹤,人间无路见青鸾。 注释诠释: - 桃源: 指传说中的理想之地,常作为避世之所的代称。 - 绛帏寒: 形容寒冷或凄凉的氛围。 - 桃花: 春天的象征,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象或情感。 - 春未残: 表示春天虽已过去,但余韵仍在。 - 洞口: 通常用来指代自然景观中的入口或通道口。 - 白云: 常用来形容高远、纯洁或飘渺的事物。
燕来 独自坐着,掩上罗帏,愁看双燕飞翔。 思念你不如燕子的归来,一年一次地飞回。 注释: ①燕来:本句取意于《诗经》中的“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形容燕子飞行时的轻盈姿态。 ②独坐掩罗帏:独自坐着,掩上罗帏,即闭门不出,以避人世。罗帏是细密的布幔,用来形容屋内陈设豪华。 ③思君:怀念着某人。 ④不如:不如同,这里指比不上燕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室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注意把握诗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及诗句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花前双泪湿衣裾”,这句写送别的情景,“花”点明地点是花前,而“湿衣裾”则写出了离别的伤感,“双泪”表明了送别的人与被送的人都很伤心,所以此处应是“花前相别”。 “把酒江亭落日馀”,这句写分别之后的情景,“把酒”表明了离别之后的慰藉,“江亭”点明地点是江亭
诗句原文 一片潮声下石头,江亭送客使人愁。 可怜垂柳丝千尺,不为春江绾去舟。 译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江边送别的场景。"一片潮声下石头,江亭送客使人愁"两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捕捉了江水与石头相伴的景象,以及在江亭中送走客人时引发的情感波动。"可怜垂柳丝千尺,不为春江绾去舟"则是对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状态的深刻映照
桃源人去绛帏寒,强折花枝带笑看。 桃源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西北部。这里指的可能是一位隐居山林的人。桃源中的人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的居所被称为“桃源”。这里的“桃源人”就是指这群隐士。而“绛帏寒”则是形容他们居住的环境冷清、凄凉,就像被红色的帷幔覆盖的宫殿一样寒冷。 月上梅梢空有影,风吹柳絮不成团。 月亮升到了梅树的梢头,但那只是一具空荡荡的影子。当风吹过柳树时
注释:柳絮落在春泥中,仿佛是被封的玉垒。珠帘深深紧闭着,暮色中的烟雾弥漫。记得曾经和爱人一起栖息的地方,梦中绕遍了那青楼的十二层。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柳絮春泥玉垒封,珠帘深锁暮烟浓”,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柳絮飘落,春泥未干,宛如玉垒般坚固,珠帘深锁,暮色中的烟雾弥漫。这种美景让人陶醉其中,仿佛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光。 接下来两句“分明记得双栖处
注释:秋风拂过木兰舟,到处是青山等待隐士。不要在青山之上歌颂美好的玉树,扬州的花月让人忧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江南景色,通过描写诗人送别朋友沈嘉则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佳作
译文: 二十年前京城里的美好友谊,如今已经断绝,故人久别后作商霖的书信也难以寄出。南方飞来的燕子,虽然远在天边,但西使传来的书信却如同它一样近在眼前。青镜上已长出几根白发,丹砂几回转就变成黄金。从今以后不要再谈论为官的事,我只是一个老朽之人只喜欢醉吟而已。 注释: 1. 廿载京华绝好音:廿,二十。京华,即京城。绝好音,指美好的友情。 2. 故人久矣作商霖:商霖,商朝的使者。作商霖的书信也难以寄出
泛当湖 出门理棹即湖中,竟日淹留兴不穷。 镜水已应归贺监,习池只许醉山翁。 深深岸柳迎人绿,历历园葵对酒红。 满眼河山堪送老,只今吾慕二疏风。 注释 1、 泛:泛舟。 2、 理:整理。 3、 竟:尽。 4、 贺监:指贺知章,字季真,唐代书法家、诗人,以诗名世。 5、 习池:指李白曾在此醉酒赋诗的“采石矶”。 6、 二疏:指东汉的疏广、疏受兄弟,因避汉宣帝讳,故称之。 赏析 首句“出门理棹即湖中”
【注释】 案山:即案山楼,在杭州西湖孤山东南方岸。 沙圩塔:在西湖南岸。 晓莺啼:指天刚亮时的莺叫声。 画船载酒三湖遍:指游西湖的画船载着酒到处游荡。三湖,即杭州西湖,又称武林、钱塘。 箫鼓声中日又西:箫管乐器的声音中太阳已经偏西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杭州西湖风景的小诗。前两句写沙圩塔前、案山楼上春草和晓莺的景色;后两句写游西湖时的情景及时间流逝的感觉。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入微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注意把握诗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及诗句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花前双泪湿衣裾”,这句写送别的情景,“花”点明地点是花前,而“湿衣裾”则写出了离别的伤感,“双泪”表明了送别的人与被送的人都很伤心,所以此处应是“花前相别”。 “把酒江亭落日馀”,这句写分别之后的情景,“把酒”表明了离别之后的慰藉,“江亭”点明地点是江亭
诗句原文 一片潮声下石头,江亭送客使人愁。 可怜垂柳丝千尺,不为春江绾去舟。 译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江边送别的场景。"一片潮声下石头,江亭送客使人愁"两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捕捉了江水与石头相伴的景象,以及在江亭中送走客人时引发的情感波动。"可怜垂柳丝千尺,不为春江绾去舟"则是对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状态的深刻映照
【注释】 1.寄陈八玉英:写给陈八玉英的信。玉英,即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的哥哥,与谢安齐名,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王凝之被司马道子杀害后,谢道韫写了《祭夫文》,字迹秀美绝伦,人们称之为“兰亭集序”。 2.一从南国春销后:自从南国春天过去之后。一从,自从。销,消逝。 3.莫愁:古乐府曲名,相传是汉代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所作。 4.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诗,通过写自己独上高楼、听箫声而想到远方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