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人生所必有,佐逆偷生多白首。
往往仍出儒绅胄,到此昏颠不可究。
娟娟女儿闺中秀,夫危未绝命先授。
所决夫目得亲觏,青天白日九地透。
至性独能全所受,宁知身名朽不朽。
嗟嗟末世多盗儒,如此女儿真丈夫。
若夫昔也曾师吾,吾今以若为师乎。

这首诗是《四哀诗》中的第三首,名为“哀嫂死于贞烈”。下面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1. 一死人生所必有,佐逆偷生多白首。
  • “一死”:意味着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 “人生所必有”:表明每个人的生命都会走向终结。
  • “佐逆”:指帮助或支持背叛正义的行为。
  • “偷生”:苟且偷生,不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
  • “多白首”:许多人因为不愿意承担后果而到了老年仍然活着。
  1. 往往仍出儒绅胄,到此昏颠不可究。
  • “往往”:表示经常、频繁。
  • “仍”:仍旧、还。
  • “出”:出现、显露。
  • “儒绅胄”:指的是儒家学者和有地位的人。
  • “昏颠”:形容愚昧无知。
  • “不可究”:无法追究、无法理解。
  1. 娟娟女儿闺中秀,夫危未绝命先授。
  • “娟娟”:形容美好、秀丽。
  • “闺中秀”:指女子在家庭环境中表现出的才华和美貌。
  • “夫危”:丈夫处于危险之中。
  • “未绝命先授”:在丈夫生命垂危的时候给予了照顾或帮助。
  1. 所决夫目得亲觏,青天白日九地透。
  • “决夫目”:用目光来表达对丈夫的支持和鼓励。
  • “亲觏”:亲自见面。
  • “青天白日”:比喻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 “九地”:泛指整个世界。
  1. 至性独能全所受,宁知身名朽不朽。
  • “至性”:最高的道德品质。
  • “独能全所受”:独自能够承受所有应该承受的责任。
  • “宁知”:哪里知道、哪里明白。
  • “身名朽不朽”:身体和名誉虽然会随着时间消逝,但精神品质却是永恒的。
  1. 嗟嗟末世多盗儒,如此女儿真丈夫。
  • “嗟嗟”:叹息声,表示感叹。
  • “盗儒”:利用儒家学说来谋取私利。
  • “真丈夫”:真正有担当、有勇气的人。
  1. 若夫昔也曾师吾,吾今以若为师乎。
  • “若夫”:此处用作引导词,引出下文内容。
  • “昔也曾师吾”:在过去,我曾经向你学习过。
  • “吾”:我。
  • “以若为师乎”:现在,我愿意把教你的方法传授给你,让你也成为我的老师,共同学习和进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