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巍巍矗天起,根盘不知几十里。
万木群然山之巅,其中大者挺然长干而繁枝,明堂之栋应可拟。
远山其势浸微茫,双峰直监青云里。
丈人结庐擅山光,闲来呼童携竹杖。
出门一徜徉,翘然矫首青云上。
意欲乘风至帝旁。
一得至帝旁,俯首瞰下方。
何处民穷何俗陋,谁为奸恶谁善良。
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
铺张毕,塞吾责,然后归去来兮旧山阿。
千驷万钟奈尔何。
解析:
- 崇山巍巍矗天起,根盘不知几十里。万木群然山之巅,其中大者挺然长干而繁枝,明堂之栋应可拟。
- 远山其势浸微茫,双峰直监青云里。丈人结庐擅山光,闲来呼童携竹杖。出门一徜徉,翘然矫首青云上。意欲乘风至帝旁。一得至帝旁,俯首瞰下方。何处民穷何俗陋,谁为奸恶谁善良。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铺张毕,塞吾责,然后归去来兮旧山阿。千驷万钟奈尔何。
- 译文
崇山高耸入云,根脉绵延不知有多远。山顶林木茂盛,其中一棵大树特别高大且树枝繁密,就像明堂的柱子一样。远处的山势逐渐模糊,两座山峰直插云霄。老人在山上建造了小屋,悠闲时会带着孩子去散步。出门散步时,他仰头望向天空,仿佛想飞向云端。他希望有一天能乘着风到达皇帝那里。一旦到了皇帝那里,他低头俯瞰下方,思考着国家和人民的困境。在哪里可以找到贫穷落后的地方?谁在制造邪恶和善良呢?我决心振作起来,站在这个高高的山岗上,为人民谋福利。完成使命后,我要回到旧山坳。即使有了成千上万的车马和金银财宝又怎样呢?
注释
崇山:指高山
根盘:树根盘曲蔓延的样子
万木群然:形容树木众多
明堂之栋:比喻高大的树木或建筑
远山:远处的山
浸微茫:渐渐模糊
双峰:两座山峰
丈人:对老年人的尊称
结庐:盖房子
擅山光:拥有山景
呼童:唤小孩
出门:走出家门
徜徉:散步
翘然:昂首向上的姿态
意欲:打算
乘风:随风而行
至帝旁:到达皇帝身边
俯首:低头
瞰:观看,俯视
何处:哪里
民穷:百姓贫困
民陋:百姓粗鄙
奸恶:邪恶
善良:善良
奋起:振奋精神
凭栏手:手靠在栏杆上,此处指登高望远
为兹民胞物与:为天下苍生谋求幸福
尽职:尽自己的责任
归去来兮旧山阿:回到故乡
千驷万钟:指大量的车马和钱财
奈尔何:奈它(指金钱)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崇山峻岭、树木茂盛、云雾缭绕等自然景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同时,诗中也通过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道德的追求。整体而言,该诗以大自然为背景,借景抒情,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也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和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