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朱门启,宫花映绣盘。
年年春二月,燕子入长安。
【注释】
和献吉:指唐玄宗。朱门启:朱红色的宫门打开。宫花:即宫花,指宫中种植的花朵。绣盘:用刺绣装饰的盘子。年年春二月:每年春天二月,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前后。燕子:此处泛指候鸟,也比喻使者或信使。长安:指唐朝都城长安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天宝初年(公元742年左右)应制之作。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皇帝宠幸杨贵妃、疏远贤臣的强烈不满和愤慨。
首句“遥望朱门启”,写诗人站在御花园里远眺皇宫大门的情景。诗人以一个“遥”字写出了位置之高、距离之远,突出了诗人所处地位的卑微与尊贵之间的悬殊。朱门,指红漆大门,这里借指皇宫大门。“启”,开的意思。
次句“宫花映绣盘”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描绘诗人所见之景。诗人站在御花园内,抬头望去,只见宫花盛开,犹如绣着精美图案的盘子一样,色彩艳丽,十分耀眼。这里的“宫花”是指皇帝所喜爱的花草。“映”字则形象地描绘出宫花的繁茂、绚丽,以及其色彩之美,让人仿佛能够看见那美丽的花儿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光芒。
第三句“年年春二月,燕子入长安”,则是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化所做的描写。这一句中,“年年”二字表明了时间的不断更迭,而“春二月”则明确指出了时间的具体划分,也就是每年春天二月这个时间段内的光景。“燕子”,在这里既指候鸟燕子,又可代指往来的人。诗人通过描绘燕子飞来飞去的身影,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往来奔波的景象。而“入长安”则意味着燕子们不断地飞进长安城中,成为了这座古都的一部分。
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繁华盛世却暗藏危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凝练而又不失韵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