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系兰桡,山城围海县。
岚光互明灭,水雾递隐见。
凉月鉴广原,灵飙振方甸。
幽人抱遐心,踟蹰夜将半。
仰观河汉流,俯察昆虫变。
侧闻哀鸿音,携手泪如霰。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仰观河汉流,俯察昆虫变”,仰望银河奔流而下,低头观察飞蛾扑火而亡,诗人以银河喻人生易逝,以飞蛾比喻自己,表达了诗人生如朝露、年华虚度的感慨。“幽人抱遐心,踟蹰夜将半”,幽人即隐士,他心怀壮志,却无法实现,只能徘徊不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无奈。“侧闻哀鸿音,携手泪如霰”,诗人听到哀鸿悲鸣,不禁泪如雨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答案】
译文:
夕阳西下系好兰舟,山城围住海县。
岚光忽明忽暗,水雾时隐时现。
凉月映照原野,灵风激荡田野。
幽人怀抱远大抱负,徘徊至夜半时分。
抬头看见银河奔流,低头观看昆虫变化。
侧耳听见哀鸿悲鸣,手挽友人泪水纷纷。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张汝祯夜话的情景。诗中写景,用“日夕系兰桡”、“山城围海县”来表现时间之长和空间之广,用“岚光互明灭”、“水雾递隐见”来表现景物变幻无常。在写物象的同时,诗人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感。“凉月鉴广原”,“灵飙振方甸”,是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受,也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反映。诗中没有直接表达出作者的感情,而是通过写景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从诗人的内心深处体味到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富有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