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绕荒村水绕城,蒻蓬藤簟水滩声。
秋风淅沥秋江上,人自思乡月自明。
【解析】
“山绕荒村水绕城,蒻蓬藤簟水滩声”:群山环绕着荒村,城外水网纵横。竹席枕着草编的枕头,听水滩上的浪涛。“山”“城”“斋”等关键词是此诗的关键词。
【答案】
①夜泊茶陵:在茶陵停船过夜。②山绕荒村:群山环绕着荒村。③水绕城:城外水网纵横。④蒻蓬:草编的枕席。⑤藤簟:用藤条编制的竹席。⑥水滩:指江流中的沙洲或沙滩。⑦淅沥:象声词,形容风声、雨声等细微而连续的声音。⑧月自明:月亮自然明亮。
山绕荒村水绕城,蒻蓬藤簟水滩声。
秋风淅沥秋江上,人自思乡月自明。
【解析】
“山绕荒村水绕城,蒻蓬藤簟水滩声”:群山环绕着荒村,城外水网纵横。竹席枕着草编的枕头,听水滩上的浪涛。“山”“城”“斋”等关键词是此诗的关键词。
【答案】
①夜泊茶陵:在茶陵停船过夜。②山绕荒村:群山环绕着荒村。③水绕城:城外水网纵横。④蒻蓬:草编的枕席。⑤藤簟:用藤条编制的竹席。⑥水滩:指江流中的沙洲或沙滩。⑦淅沥:象声词,形容风声、雨声等细微而连续的声音。⑧月自明:月亮自然明亮。
【注释】 寄友 其二:寄给朋友的诗,第二首。 风高楚天碧:秋风劲吹,天空湛蓝。 秋醉凤凰池:秋天饮酒如醉酒于凤凰池中。 京国三年客:京城为国都,故称“京国”,在这里作第三者,即诗人自己。作者曾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官,因事被贬,在京都长安生活了三年。 扁舟归独迟:乘扁舟回故乡,回家晚了一些。 满倾桑落酒:把桑椹酿成的美酒斟满酒杯。 折尽桂花枝:折下桂花枝
【注释】 妊姒:指周武王的妻子太王姬昌。兴周祚:复兴周国。涂山启:指商朝始祖契,在涂山娶到有氏之女简狄,生下商汤。万方仁覆:天下都受到仁德的覆盖。奕世:子孙众多。壸仪:礼法。元宫:即元子,指太子。赤子:指太子或婴儿。天永藏:上天永远保佑和保存。哀歌:悲叹的歌。逝水:流去的水。河汉:银河。 【赏析】 这首诗是哀悼太皇太后的挽歌。从诗中可知,太皇太后是周武王的妻子,她在周文王时去世,故称“兴周祚”
寄胡学士光大的第二首诗,诗人通过对胡光大深厚的情谊和对历史文献的珍视进行了表达。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上蔡音书近:指与胡学士通信的书信频繁,表达了对胡学士的思念之情。"上蔡音书"可能是指胡学士的籍贯,而“近”表示诗人收到这些书信的时间并不遥远。 - 高谈复论文:形容胡学士在学术上的高论或论文,诗人通过这个词语展现了胡学士学识广博、讨论问题时言辞犀利的特点。 -
【注释】前日:前天。及:到达。柴扉:简陋的柴门。行休:停止。得女寄来诗,是说你的女儿寄来了你的诗。处世如梦:指人生如同梦幻一般。劳生:劳累的生活。冰霜惟自洁:比喻只有自己能保持纯洁。穷达任何知:不论贫富贵贱,都没有什么可知道的。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其女儿胡光大的作品。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女儿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首句“前日及柴扉”,诗人回忆起了与女儿相见的情景
【注释】: 1. 寄友 其三: 诗作名。 2. 鹤发重华簪:形容人的头发洁白如银,华簪即簪花,比喻为官者清正廉洁。 3. 都门:指都城长安。 4. 家传三世学:家传是指祖辈传给父辈,父辈传给子孙的学问和技艺。三指的是三代。 5. 橐:古时用竹筒盛钱物。 6. 二疏金:指朝廷中两位有才能但未被任用的官员(疏,通“书”)。 7. 圣主:皇帝。恩如海:恩德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8. 故山:指故乡的山。
诗句释义: 1. “虚檐迸玉鸣,入夜转分明。” - 描述的是听雪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虚檐"可能是指屋檐不完整的部分,"迸玉鸣"形容声音清脆响亮,如同玉石碰撞。 2. “风响不相似,雨声无此清。” - 表示风声和雨声都不如雪声清脆,这里突出了雪的声响给人带来的独特感受。 3. “倚窗情不倦,拨火耳须倾。” - 诗人靠在窗户旁边,听着雪声,情感难以平静,甚至需要借助烧火来驱散心中的寂寞。 4
【诗词正文】 赠东平侯韩勋之云南 青春二十馀,文武竟谁如。 手握千钧鼎,胸蟠万卷书。 誓心依日月,尽力剪夔魖。 称尔封侯贵,云台画匪虚。 【注释】 (1)二十馀:二十,多用于数词后表概数。余:指人的年龄已过二十岁。(2)文武:指文事武备。竞:争。如:比。比喻或比拟。(3)千钧鼎:形容权力大、责任重大。(4)万卷书:形容学识渊博。(5)依日月:比喻志向远大,立志高远。(6)剪夔魖:比喻为国除害
【注释】 回京:回到京城。 逐客:被驱逐出境的客人。 圣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 圣恩:皇帝的恩德。宽逐客:皇帝对被驱逐出境的客人宽恕了。 万里:指遥远的路程。 听归来:听到归家的消息。 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 凌烟阁:唐太宗在凌烟阁画功臣像的地方。 望海台:登上望海台远眺大海。 水翻翠浪拥,地拓碧天开。 水翻翠浪拥:水波翻涌,好像绿色的波浪拥过来。 地拓碧天开:大地被拓展开来
【释义】 太皇太后挽歌 其二:辅政的太后辅佐皇上,承天命协和圣谋。天上的星辰照亮帝座,月亮照耀着神州大地。仙驭远去蟾宫,祥云收拢凤阙。天下万方都失去了依靠,我泪湿了清秋。 【译文】 太皇太后挽歌 其二 辅助帝王,治理国家; 上天赐福,智慧谋略。 星星闪耀,照亮王座; 明月照耀,辉映中华。 仙人驾着车马,飞升到天宫; 祥云消散,凤阙收回。 天下万方,失去依靠; 泪水洒满秋天
【注释】 登天府:登上天子的宝座,指当皇帝。声名举国传:名声传遍全国。 凤池:凤凰池,汉代皇宫中养鸟的地方,此处代指宫廷。禁苑:皇宫的园林。 威凤:比喻帝王。青云:比喻高官厚禄。祥麟:吉祥的麒麟,这里借指贤才。 上林:指皇宫中的上林苑,古代皇家的园林。锦衣还: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家。 【赏析】 《寄友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寄友”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之情。首句直抒胸臆
【注释】 风景萧条凤不鸣:萧瑟的秋景中,只有一只孤独的凤鸟在悲鸣。 双栖田野更关情:两只鸟儿相互依傍在田野上栖息,更增添了几分伤感和思念。 为谁愁得头先白:为什么自己会因为这种忧愁而变得苍老? 一段愁心画不成:这无尽的愁绪如何用绘画来表达呢? 【赏析】 此诗以“白头鸟”为题,描写的是一对白头鸟在秋天里相互依傍在田野上栖息的情景。诗中的白头鸟形象,是诗人对自身遭遇和心情的写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题许由弃瓢图,“题”是写诗的意思,“许由”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高士,“弃瓢”是说他弃官隐居,“图”是画的意思,意思是说这首诗写的是许由的画像。白云松下日逍遥,时掬清泉意更饶,“白云松下”,写出了环境幽静、景色秀美的特点,“日逍遥”、“意更饶”表现出作者闲适自在的心情。借问先生行此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的诗。诗中描述了他看到家乡的景象,以及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旅邸魂惊月在床”,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他看到月亮挂在床边,仿佛在提醒他身处异乡,不禁感到魂惊。这里的“旅邸”指的是他的住所,“魂惊”则表达了他的孤独和迷茫。 第二句“昨宵梦里见黄香”,则是诗人在梦中与故乡黄州相见。黄香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曾经在故乡黄州教授学生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时注意要结合诗歌内容、手法等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赏析“小小青松未出栏,枝枝叶叶耐严寒。如今正好低头看,他日参天仰面难。”这四句诗的意思及作用,首先分析诗句大意。第一、二句写小松虽小但坚韧不屈;第三句写小松虽现在矮小却能耐严寒;第四句写小松将来会高耸入云。最后分析作用:表达了对小松坚强不屈品质赞美和对它的希望、期待之情。 【答案】 译文:
【注释】 彭城:即今江苏省徐州市,古时属于彭城县。建文:即朱高炽在位的年号。 【赏析】 本诗首句“题仲兄小像”为全诗定调,点明题画对象。第二句“彭城风雨夜连床”是说彭城的夜晚与仲兄共度,风雨交加,同榻而眠,表现了二人深厚的情谊。第三句“说尽眉山感雁行”,表达了诗人对仲兄的思念之情,也暗含了仲兄对自己前途的关注及劝勉之意。第四句“亦记建文初二载”则表明此画创作于朱棣夺取政权后的建文二年
诗句解释: - 故旧三丧不弃捐: 此句表明柴望对待过去的朋友或旧友在遭遇不幸(如丧亲、离世、贫困等)时,不会抛弃他们。这里的“三丧”泛指多次失去亲人的悲伤经历。 - 柴君高望世人传: 此句赞扬了柴望的高尚品德和崇高声望,使得他的名望广为流传。 - 当时泪滴坟前土: 描述了柴望生前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至于在朋友去世后,柴望常常流下眼泪,泪水落在坟前的土地上,象征着他对亡友的哀思和不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