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禄寺前江水流,萋萋芳草满汀洲。
十年不到临江郡,依旧青松接画楼。
慧禄寺
江水流,芳草萋萋满汀洲。十年未曾归临州,依旧青松接画楼。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解缙的作品《慧禄寺前江水流,萋萋芳草满汀洲》。诗中描绘了慧禄寺前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通过对芳草、江水、青松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
慧禄寺前江水流,萋萋芳草满汀洲。
十年不到临江郡,依旧青松接画楼。
慧禄寺
江水流,芳草萋萋满汀洲。十年未曾归临州,依旧青松接画楼。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解缙的作品《慧禄寺前江水流,萋萋芳草满汀洲》。诗中描绘了慧禄寺前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通过对芳草、江水、青松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
【注释】 寄友 其二:寄给朋友的诗,第二首。 风高楚天碧:秋风劲吹,天空湛蓝。 秋醉凤凰池:秋天饮酒如醉酒于凤凰池中。 京国三年客:京城为国都,故称“京国”,在这里作第三者,即诗人自己。作者曾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官,因事被贬,在京都长安生活了三年。 扁舟归独迟:乘扁舟回故乡,回家晚了一些。 满倾桑落酒:把桑椹酿成的美酒斟满酒杯。 折尽桂花枝:折下桂花枝
【注释】 妊姒:指周武王的妻子太王姬昌。兴周祚:复兴周国。涂山启:指商朝始祖契,在涂山娶到有氏之女简狄,生下商汤。万方仁覆:天下都受到仁德的覆盖。奕世:子孙众多。壸仪:礼法。元宫:即元子,指太子。赤子:指太子或婴儿。天永藏:上天永远保佑和保存。哀歌:悲叹的歌。逝水:流去的水。河汉:银河。 【赏析】 这首诗是哀悼太皇太后的挽歌。从诗中可知,太皇太后是周武王的妻子,她在周文王时去世,故称“兴周祚”
寄胡学士光大的第二首诗,诗人通过对胡光大深厚的情谊和对历史文献的珍视进行了表达。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上蔡音书近:指与胡学士通信的书信频繁,表达了对胡学士的思念之情。"上蔡音书"可能是指胡学士的籍贯,而“近”表示诗人收到这些书信的时间并不遥远。 - 高谈复论文:形容胡学士在学术上的高论或论文,诗人通过这个词语展现了胡学士学识广博、讨论问题时言辞犀利的特点。 -
【注释】前日:前天。及:到达。柴扉:简陋的柴门。行休:停止。得女寄来诗,是说你的女儿寄来了你的诗。处世如梦:指人生如同梦幻一般。劳生:劳累的生活。冰霜惟自洁:比喻只有自己能保持纯洁。穷达任何知:不论贫富贵贱,都没有什么可知道的。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其女儿胡光大的作品。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女儿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首句“前日及柴扉”,诗人回忆起了与女儿相见的情景
【注释】: 1. 寄友 其三: 诗作名。 2. 鹤发重华簪:形容人的头发洁白如银,华簪即簪花,比喻为官者清正廉洁。 3. 都门:指都城长安。 4. 家传三世学:家传是指祖辈传给父辈,父辈传给子孙的学问和技艺。三指的是三代。 5. 橐:古时用竹筒盛钱物。 6. 二疏金:指朝廷中两位有才能但未被任用的官员(疏,通“书”)。 7. 圣主:皇帝。恩如海:恩德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8. 故山:指故乡的山。
诗句释义: 1. “虚檐迸玉鸣,入夜转分明。” - 描述的是听雪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虚檐"可能是指屋檐不完整的部分,"迸玉鸣"形容声音清脆响亮,如同玉石碰撞。 2. “风响不相似,雨声无此清。” - 表示风声和雨声都不如雪声清脆,这里突出了雪的声响给人带来的独特感受。 3. “倚窗情不倦,拨火耳须倾。” - 诗人靠在窗户旁边,听着雪声,情感难以平静,甚至需要借助烧火来驱散心中的寂寞。 4
【诗词正文】 赠东平侯韩勋之云南 青春二十馀,文武竟谁如。 手握千钧鼎,胸蟠万卷书。 誓心依日月,尽力剪夔魖。 称尔封侯贵,云台画匪虚。 【注释】 (1)二十馀:二十,多用于数词后表概数。余:指人的年龄已过二十岁。(2)文武:指文事武备。竞:争。如:比。比喻或比拟。(3)千钧鼎:形容权力大、责任重大。(4)万卷书:形容学识渊博。(5)依日月:比喻志向远大,立志高远。(6)剪夔魖:比喻为国除害
【注释】 回京:回到京城。 逐客:被驱逐出境的客人。 圣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 圣恩:皇帝的恩德。宽逐客:皇帝对被驱逐出境的客人宽恕了。 万里:指遥远的路程。 听归来:听到归家的消息。 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 凌烟阁:唐太宗在凌烟阁画功臣像的地方。 望海台:登上望海台远眺大海。 水翻翠浪拥,地拓碧天开。 水翻翠浪拥:水波翻涌,好像绿色的波浪拥过来。 地拓碧天开:大地被拓展开来
【释义】 太皇太后挽歌 其二:辅政的太后辅佐皇上,承天命协和圣谋。天上的星辰照亮帝座,月亮照耀着神州大地。仙驭远去蟾宫,祥云收拢凤阙。天下万方都失去了依靠,我泪湿了清秋。 【译文】 太皇太后挽歌 其二 辅助帝王,治理国家; 上天赐福,智慧谋略。 星星闪耀,照亮王座; 明月照耀,辉映中华。 仙人驾着车马,飞升到天宫; 祥云消散,凤阙收回。 天下万方,失去依靠; 泪水洒满秋天
【注释】 登天府:登上天子的宝座,指当皇帝。声名举国传:名声传遍全国。 凤池:凤凰池,汉代皇宫中养鸟的地方,此处代指宫廷。禁苑:皇宫的园林。 威凤:比喻帝王。青云:比喻高官厚禄。祥麟:吉祥的麒麟,这里借指贤才。 上林:指皇宫中的上林苑,古代皇家的园林。锦衣还: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家。 【赏析】 《寄友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寄友”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之情。首句直抒胸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点答题。 (1) “新淦县”是诗人所游之地,是诗人的游兴之所在。“早春游望过欧潭,青竹红桃水似蓝。”意思是:春天里,我游览了新淦县城,观赏了岸边的青竹、桃花,那江水绿得好像蓝色一样。这两句话写出了作者游玩时看到的景色,突出了江南的美景; (2) “钓艇画船山色里,令人只是恋江南。”意思是
注释:我之所以怀念螺陂,是因为那里有水西的字。你为我题诗作画,我为之挥泪落泪。 看着山水纵情饮酒,带着朋友一起畅饮,这是我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候。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回忆与友人相聚的欢乐时光,以及他们在螺陂的水西字中畅饮、纵情饮酒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喜悦。诗人通过描绘山水、酒宴等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注释】 忧患中哭沧江兄 其二:在忧患中哭着哀悼苍江兄长。沧江:泛指江河。沧江兄:指诗人的兄长。 生离死别太匆匆:生离死别,形容兄弟离别的悲苦。太匆匆:过于匆忙。指兄弟之间因战乱而分离,来不及告别。 兄骑西行我棹东:兄长骑着马向西走,我则驾船向东驶。指作者与兄长分道扬镳。 回首白沙江上路,夕阳黄叶怨秋风:回头望着白沙河上的路,夕阳映照下黄叶凋零,发出哀怨的秋风声。 【赏析】
【注释】凌波仙子:指西施。《汉书·赵世家》载,越王勾践灭吴后,西施被送回故国,为纪念她曾泛舟湖上,后人称其泛舟之地为“西子湖”。遗得仙鞋:传说西施足踩的鞋子。化成石柱:指砥柱山(在今三门峡市西北),因其形似砥柱,又称砥柱山、中流砥柱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借写西施的传说故事,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西施的传说故事,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此事件的慨叹。全诗以咏史抒怀为主
【注释】 1. 彭蠡湖:在今江西鄱阳湖。2. 大江:指长江。3. 孤柱中流:形容小孤山矗立于长江中心,孤立无援。4. 千古狂澜:指长江历史上的无数次激荡波涛,如“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5. 资汝障:助你挡住狂澜。6. 不徒行客仗灵风:不只是旅人依靠你的灵风(即顺风)航行。7. 灵风:顺风。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小孤山雄奇壮观的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小孤山的赞美之情。 首句“彭湖水合大江东”
【注释】桐城:指安徽桐城。阻:停留。无奈拍天浮:长江水势汹涌,浪花拍天而起。川灵:江神。解识:能够识别。朝天客:远行的人。数遣风涛着意留:多次派风送我,有意让我留在这里。 【赏析】此诗是诗人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秋,从安庆出发经桐城赴扬州的途中所作。首联写旅途艰难,舟行受阻;颔联写江神同情作者,频频为留而作风雨之助;颈联写江神对作者的关切,用“数遣”二字表现了这种深情厚意。全篇写得平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