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子夜深游,遗得仙鞋水面浮。
岁久不随陵谷改,化为砥柱障中流。
【注释】凌波仙子:指西施。《汉书·赵世家》载,越王勾践灭吴后,西施被送回故国,为纪念她曾泛舟湖上,后人称其泛舟之地为“西子湖”。遗得仙鞋:传说西施足踩的鞋子。化成石柱:指砥柱山(在今三门峡市西北),因其形似砥柱,又称砥柱山、中流砥柱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借写西施的传说故事,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西施的传说故事,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此事件的慨叹。全诗以咏史抒怀为主,兼有咏物寓意,构思独特精巧。
首句写西施泛舟湖上,“凌波”二字,形容船儿行进之轻快。“夜深”,说明是在月明之夜。“遗得仙鞋”,即传说西施曾踏着一双绣花履泛舟湖上。“水面浮”,写那绣履随水漂荡,轻盈如履。这一句是全诗关键所在,它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写出了鞋的形状,又暗藏了西施的美貌,可谓妙笔生花。
次句写西施泛舟之事,意在点明主题。“岁久不随陵谷改”,是说西施曾经走过的地方,现在已是沧桑巨变,而她的脚印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化为砥柱障中流”,意思是说,西施留下的足迹,化作了一座砥柱山,横亘在黄河之中,成为一道屏障。这一句既赞美了西施,又歌颂了她对国家的贡献。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诗人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气节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寓含着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