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惟诚不用疑,却须人道始诚之。
欲由人道归天道,应使先知觉后知。
赤子良知原不虑,圣人中道即何思。
此机日用人人是,认得真时更是谁。

【注释】:

自警八首 其七:

天道惟诚不用疑,却须人道始诚之。

欲由人道归天道,应使先知觉后知。

赤子良知原不虑,圣人中道即何思。

此机日用人人是,认得真时更是谁。

【赏析】:

本诗是作者《自警》八首中的第七篇。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告诫人们要“自省”,而自省的内容主要是对“天命”和“人道”的认识问题。作者认为,只有认识和理解了天命和人道,才能做到“自省”,才能真正做到“自警”。

第一句“天道惟诚不用疑”,强调了“天道”的客观性和真理性。作者认为,在对待“天命”的问题上,人们应该保持一种真诚的态度,不应该产生怀疑。因为“天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人们对此产生了怀疑,那么就会失去对“天命”的尊重,就会背离“天道”。

第二句“却须人道始诚之”,则进一步指出了“人道”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只有在了解了“天命”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自省”。而要真正地“自省”,就离不开“人道”的实践。因为“人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把握它。

第三句“欲由人道归天道,应使先知觉后知”,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解释和展开。作者认为,在追求“人道”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始终记住自己的初衷,那就是要回归到“天道”上去。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始终坚持对“天道”的追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人道”的认识上。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自省”的目的。

第四句“赤子良知原不虑,圣人中道即何思”,则是对前几句的进一步阐释。作者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良知”本来就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复杂的问题,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而对于圣人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中道”,是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一般人的“良知”,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第五句“此机日用人人是,认得真时更是谁”,则是整首诗的总结。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都应该被尊重。同时,也只有真正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做到“自我反省”。

本诗通过对“天道”和“人道”的论述,阐述了“自省”的重要意义,强调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