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为圃县城东,绝胜儒家一亩宫。
自笑老来仍好事,隔年先问济南红。
注释:
臈月问村家求杏栽:在农历的一个月,向村庄里的人讨要杏树进行栽种。
为农为圃县城东:我作为农家或菜园主,在县城东边种树。
绝胜儒家一亩宫:比孔子的“一亩之宫”还要好。
自笑老来仍好事:嘲笑自己老了还喜欢做这种事情。
隔年先问济南红:隔年先向济南询问杏子的红色。
赏析:
这首七绝诗通过写诗人在县城东头种树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臈月问村家求杏栽”,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晴朗的月份,向村民们请求种下杏子的情景。这里使用了“臈月”一词,可能是指农历的一个特定月份,暗示了这个季节种植杏树的适宜性。接着,“为农为圃县城东”两句,诗人自称为农家或菜园主,表明他在县城的东边种树,可能是为了美化环境或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收成。这句诗中的“绝胜儒家一亩宫”一句,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自己种树的地方胜过古代儒学学者孔子所居之处,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自豪。
第三句“自笑老来仍好事”,诗人自嘲地表示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乐于从事这样的活动。这句诗中的“仍好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晚年生活态度的肯定,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一句“隔年先问济南红”,诗人提到他隔年先向济南询问杏子的成熟情况,可能是因为济南地区的杏子质量更高,更加美味。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他对于种植杏树的热情,也展现了他对美食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乡村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对古代儒学学者孔子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的独特之处,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