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细数七旬身,白发灯前更候春。
纵使明朝增一岁,依然三世太平人。
【注释】
乙未除夕 其二:乙未,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正月十五日。七旬身:七十岁的人。白发灯前更候春:白发苍苍的人,还在灯前等待新春的到来。纵使明朝增一岁:即使明天又长一岁了。依然三世太平人:仍然能成为三世太平之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夜所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头细数七旬身,白发灯前更候春。
纵使明朝增一岁,依然三世太平人。
【注释】
乙未除夕 其二:乙未,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正月十五日。七旬身:七十岁的人。白发灯前更候春:白发苍苍的人,还在灯前等待新春的到来。纵使明朝增一岁:即使明天又长一岁了。依然三世太平人:仍然能成为三世太平之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夜所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月初八日饮刘参戎对月亭》是明代诗人杨巍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亭静之夜的美景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情景。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下面将逐句进行赏析: 1. 诗句解读: - 亭静月娟娟:“亭静”形容环境宁静,没有喧嚣,给人以平和的感觉;“月娟娟”则指月亮明亮而美好,给人一种温柔、宁静的感受。这里的“静”字还暗示了时间的静止
宿太安驿 长路客心倦,悬崖暮景斜。 壑深云并黑,夜久月初华。 短烛啼山鬼,高风动塞笳。 王城知渐近,犹自梦烟霞。 注释: 1. 长路客心倦:长途旅行的游子,内心感到疲惫。 2. 悬崖暮景斜:傍晚时分的景色,悬崖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倾斜。 3. 壑深云并黑:深深的山谷里,云雾弥漫,天色变得暗淡。 4. 夜久月初华:夜晚漫长,但月亮的光芒逐渐出现。 5. 短烛啼山鬼:用短小的蜡烛照亮
雪后风兼起,山空路转寒。 岂堪多病体,犹未歇征鞍。 下驿灯来少,盘河夕渡难。 海乡茅屋在,高卧羡袁安。 我将深入解析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人简介:杨巍(生卒年不详),字子升,号东里,明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以豪迈激昂为主,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句原文与注释: - “雪后风兼起,山空路转寒。” ——
【注释】 盘陀:指曲折。次韵二首:第二首诗的韵脚与第一首诗相同。岁晚犹行役(yīn),犹:还。年老体衰,还奔波在外当官。带雪高:山道上积雪很高,路难行走。双鬓改:两鬓已斑白。国计: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此心劳:此心牵挂着国家的事。暗涧冰冲断:涧中暗处冰层被冲断了。危峰天植牢:危崖上长出了牢固的树木。今宵应不寐,霜月满亭皋(gāo):今夜应当睡不着觉,因为月光皎洁,照在亭台上。 【赏析】
【注释】 役役:奔波不停的样子。怜:怜悯,同情。役役:指劳苦奔波。 驱车(qūchē):驾车出行。西复东:从西往东走。 客心:旅居异乡的游子之心。塞草:荒凉的地方生长的杂草。 世事:世间的一切事物。入:进入。秋风:比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簿书:官府文书。倦:疲倦。 只应:只应该。沧海:大海。 高坐:端坐在上。学渔翁:像渔翁一样悠闲自在地生活。渔翁:在《庄子·刻意》中,有一则故事
注释: 怅望空垂泪,淹留岂为官。 君亲情独苦,去住意俱难。 野阔山云暮,风高塞草寒。 几时拜家庆,莱彩一承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了作者在塞上的孤寂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诗作。 1. “怅望空垂泪” - "怅望":形容作者因思念家乡而感到惆怅。 - "空垂泪":指泪水不自觉地流下。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2. “淹留岂为官” - "淹留":长时间停留在某地
注释: 行板桥山中:在行板桥山的山中行走。 霜崖出野馆:白色的山崖从野外的馆舍中露出来。 苔径入松云:长满苔藓的小径通向松树和云雾之中。 峦气晴还湿:山峰的气息在晴朗的天气下仍然湿润。 水声断复闻:水流的声音时断时续,又再次传来。 隐居惟此好:只有隐居在这里最好。 讵敢负明君:岂敢辜负贤明的君主。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行板桥山中的所见所感。首联描绘的是诗人登山途中的景象
武乡 万壑斜阳里,寥寥一县楼。 所经多乱石,几处是平畴。 甲岭雪长在,漳河冻不流。 民生困已极,那忍更徵求。 注释: 武乡:指武乡县。 万壑:无数的山间壑谷。斜阳:夕阳,这里指黄昏。 寥寥:空荡,这里指荒凉。 县楼:县衙的楼房。 所经:经过的道路。 多乱石:有许多石头。 几处:几个地方。 平畴:平坦的原野。 甲岭:指太行山的主峰之一,位于今山西省壶关县境内。 雪长在:山上的积雪常年不化。 漳河
过鹞子峪 十里松间路,松声杂鸟声。 山云多变态,野水自纵横。 古木题诗坐,悬崖下马行。 可怜幽绝处,只是近边城。 【注释】: - 过鹞子峪:通过鹞子峪的旅程 - 十里松间路:在松树之间走了十里路 - 松声杂鸟声:松树叶子发出沙沙的声音,加上鸟叫,形成美妙的自然声音 - 山云多变态:山上的云彩变化无常 - 野水自纵横:野外的水流动自如 - 古木题诗坐:古代的树木上刻有诗歌 - 悬崖下马行
【注释】 窈窈:幽深的样子。 山边寺:山边的寺庙。 青青:青翠茂盛的样子。 虚寂:空虚寂静。 翻动:搅扰。 晋城:指太原,古称晋阳。 云愁:形容云彩低垂,像人一样愁容满面。 前途知己少:前程中知心的人很少。 高吟:高声吟咏。 【赏析】 这是一首留别诗,写送别之情。诗人在松林山边送别众友,心中不免惆怅、忧伤,于是写下了这首留别诗。首联“窈窈山边寺,青青松树林”,写山边寺和松树林的景色
注释:我自认为虽然才能不如婺源阳城的两位公,但他们都是高才,我并非他们所能比肩。 纵使呼牛唤马也须应对,更何况想与当朝二贤相提并论。 庆幸自己疏懒闲散,还能算得上是几人。 更依靠这浊酒来送别残春。 赏析: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一个不羁放纵、自得其乐的文人形象。他自嘲说自己才能不及阳城、婺源二位公,但自己并不自卑,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各种工作和任务。同时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双鱼遥寄自昌平”,双鱼是指书信,昌平是地名,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杨小竹。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通过书信向朋友传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句:“别后谁堪春草生”,春草指的是春天的草,这里用来形容离别后的思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分离后,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第三句:“记得去年风雪夜,王村寺里送君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识记、理解名篇名句,并积累一些常见的易读错的字形字音。然后结合着诗句内容具体分析赏析,注意不要遗漏了某个角度。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平声韵,下平十一尤)。首联写诗人在丁卯桥西回忆起旧时游玩的情景;颔联写诗人看到故人之景而感慨;颈联写友人不要惊讶自己已年华老尽,因为一别江南已有四十年了
【注释】 乙未除夕 其一:乙未,宋孝宗乾淳七年;除夕,农历岁末的最后一天(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自嗟七十九年身:自叹活了七十九年的身子。七十九年:指七十九年的寿命。 滚滚流光又及春: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已到春天。 莫怪更深不肯睡:别责怪我深夜不能入睡,因为明天就是八十岁生日了。 天明便是八旬人:天亮时就是我八十九岁了。 【赏析】 《乙未除夕》是宋代诗人陆游晚年的作品之一。陆游一生为官
诗句释义及赏析: 楞严寺里论文夜,马谷山前看猎时。 - 楞严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西北的法门寺。 - 论文夜:可能是指与朋友或同僚夜间讨论学术问题。 - 马谷山前:指的是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境内的马角山。 - 看猎时:狩猎活动通常在秋天进行,这里可能是描述在秋季的傍晚进行的狩猎。 译文: 在楞严寺中深夜讨论学术问题, 马谷山前秋日傍晚射箭猎取野兽。 壮志已经随流水逝去
在《过王戍店》这首诗中,杨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1. 诗句释义:野店春残不见花,高林落日乱鸣鸦。 野店春残,春天已至尾声,野店的景象不再有鲜花盛开,只留下凋零的花影;高林落日,夕阳西下映照在茂密的高树上,乌鸦在树林间乱飞乱叫。 2. 译文:在王戍的小店里,春天已经走到了尽头,看不到任何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