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烟村一短筇,山僧野叟日相从。
疏慵合向此中老,不问蓬莱若个峰。
在解析杨巍的《次韵答于谷山宗伯见怀四首·其一》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诗句“十里烟村一短筇,山僧野叟日相从。”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一位行者手持竹杖,与周围的山僧、野叟相伴。这里,“烟村”指的是被轻纱般的薄雾包围的乡村,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一短筇”则是形容行者手中的竹杖之短小,既显示了其行走的轻便,也增添了几分闲适的气息。紧接着,“疏慵合向此中老,不问蓬莱若个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追求。这里的“疏慵”意味着随意、悠闲的生活态度,而“蓬莱”则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情怀,以及对于人生旅途中简单乐趣的珍视。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杨巍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还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艺术追求。